第555章(第1/4 页)

不知道的,还以为礼部没有尚书,全凭李贤一个侍郎做主呢……

身为佐贰官,窃正堂官之权之势,是官场大忌。

所以,当时的朱鉴,其实没抱着希望,李贤能有这个魄力。

但是,不得不说,小公爷推荐的人,太上皇信任的人,是值得托付的。

李贤明知后果,但还是毅然站了出来。

于是,胡濙这位五朝老臣,果然怒不可遏,当场表示要将李贤调离礼部,而满朝上下,无一人为李贤说话。

这就是后果!

堂堂正三品的大员,而且是六部的郎官,仅仅三言两句,便定下了去向,这在朝中,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毕竟,到了这等地步,哪个没有几个故交门生,同乡好友,就算最后改变不了结果,但是拉扯一段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这一次,满朝上下,尽皆沉默。

因为,李贤触犯了官场上的禁忌,没有人愿意有这样一个下属,也没有人,愿意下属有样学样,将上官丝毫都不放在眼中。

所以,李贤必须离开朝堂。

然而,面对这样的结果,出乎朱鉴意料的是,李贤并没有太过的沮丧或者不甘,相反的,他显得十分平静,道。

“阁老不必担心老夫,东宫正脉,国之储本,能为太子殿下尽一份绵薄之力,是老夫之幸事也,吾辈读书人,习读圣人经义,自当谨守本心,仕途本是过眼云烟,无论在朝廷或是地方,皆是为大明效力,并无差别。”

这话一说,朱鉴反而觉得心中更加不是滋味。

原本,这件事情就是他找上李贤的,结果现在,他还在内阁当中(尽管明天之后,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但是李贤却先被驱逐出了朝堂。

而且可想而知的是,背上这么一个不知轻重的名声,李贤至少未来十年之内,很难再获得提拔了。

或许,只有等到朝臣们慢慢将这件事情给淡忘了,他才有重回中枢的机会。

一个原本前途光明的礼部侍郎,因为帮了他的忙,就这么沉沦在云贵之地,着实让朱鉴心中愧疚不已。

叹了口气,朱鉴起身,端正一礼,道。

“原德品行高洁,为国不避斧钺,请受老夫一拜。”

见此状况,李贤犹豫了一下,下意识的想要躲避,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动,只是坐在原处,坦然受之。

如今的内阁还没有之后那般势大,朱鉴这个次辅,在朝中的地位,实际上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