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谋反起点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那么原本集中机动的大军散落各处,一时之间难以调集统御起来,很容易被人各个击破。

要知道,军队一旦分散到各个隘口,势必要将调兵权下放到各个隘口的守将手中。

相对于如今统一在一名主将的麾下统一调动,效率绝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于谦的意思很明白,百姓可以暂时迁到紫荆,居庸等坚城暂避。

至于守将,则要继续坚持守城,以待朝廷从关内调集的援军到达。

不过赵荣也不是那么容易退让的,他上前一步,站到于谦的面前,同样道。

“且不谈这半月之内,若也先再遣小股游骑烧杀掳掠,该当如何。”

“单说南直隶等地之兵员,久在关内,操练不行,骤然到边境戍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熟悉环境?”

“瓦剌善骑战,多以劫掠为主,他们又是否能够适应于瓦剌的战法?”

“自关内调兵,哪有就地调兵来的速度快,且守城稳妥?”

说罢,赵荣转向上首的天子,开口道。

“陛下,五处隘口守将弃城,足可见边境将士人心已然十分不稳,若长此以往,我各处守军士气低落,必一触即溃,故臣以为,当分兵各处,提振人心,方能安稳士气,令守将能誓死守城。”

这应当算是,自土木之变以来,勋戚头一次在国政大事上,如此强硬的发声。

赵荣虽然资历不足,但是到底是正经的五军都督府都督,而且执掌的是最为重要的中军都督府。

论身份,他的确可以和于谦这个兵部尚书相媲美,何况他身后站着的是整个靖难勋戚。

退让了这么久,终于在这件事情上,勋戚强硬了一次。

一文一武两位高级大臣,意见相左相持不下,自然要由天子来裁决。

于是众臣都将目光放在了上首沉吟的天子身上……

边将孙大勇

孙大勇是边境的一个守将,官职很低的那种,不过区区一个百户。

他的辖区,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小镇,住着几百户人家,老弱妇孺加起来,不到三千人。

每到秋冬,就会有成群结队的虏贼过来劫掠。

于是孙大勇带着手下的五百官军,要时时刻刻到处巡逻,提防有虏贼趁夜过来劫掠。

日子过的很苦,但是还算可以,毕竟是在大明的防区内,虏贼只敢趁夜偷偷过来,人数也不多,每次一两百人顶天了。

就是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