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谋反起点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陈循在朝堂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他当然清楚,这件事情不能怪吏部,甚至都不能怪都察院。

都察院虽然纠劾百司,但是,只要了解都察院的运作就知道,都察院辖下六科十三道。

六科监察六部,十三道监察地方,但是无论是六科还是十三道御史,所监察的都是政务疏失,而并非官员本身。

他们固然有弹劾之权,但是,也并非毫无限制,尤其是到了三品以上的这个级别,若无实证,更不是能轻易弹劾的。

所以说,这件事情如果说要追责,得追责提拔这些人上位的,如今坐在御座上的天子,如果说要追责,得追责当初放任王振,把好好的官场搞得尽是明哲保身,习于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太上皇。

能明白这一点,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一向在朝中谁也不服的王大天官,这回会这么轻易的低头认错,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连陈镒这个左都御史,都毫不辩驳,自请其罪。

说白了,他们是在给天子,给太上皇背黑锅!

尤其是王文,这次算是被狠狠的拿捏了一把。

陈循是算准了,他只要开口说这件事,那么这个哑巴亏,吏部吞也得吞,不吞也得吞。

不然的话,一旦辩论起来,很容易就攀扯到天子身上。

作为天子的第一心腹,王文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得捏着鼻子,配合陈循。

当然,看王文如今的表情就知道,被这位陈尚书算计了这么一把,这位老天官心里必然不舒服,以后保不齐,得找机会把场子找回来。

但是,至少现在而言,王文,陈镒这两位重臣,已经和陈循站到了同一战线上。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要知道,这两位老大人,站出来认错的态度干脆利落,并无任何纠缠之意。

但凡仔细想一想就知道,他们认错的前提是什么?是认同陈循的结论!

而陈循得出吏治败坏,朝堂风气不正的基石是什么?是大理寺对于殿试舞弊一案的论断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王文,还是陈镒,都已经认同了殿试舞弊一案,就是萧镃,江渊,张敏,朱鉴等人暗中勾结,借殿试牟取私利,而其他一众大臣明哲保身,袖手旁观的这个结论。

弄清楚了这些,在场的诸多大臣,望着陈循的目光,都不由带上了几分敬畏之色。

这位老大人,平时不声不响的,但是谁能想到,这甫一出手,便生生的把局势陡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