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双赢(第2/3 页)

产。比如说鱼干,“百沙”就能对外出售鳝鱼干、鳅干、熏鱼、烤鱼干等等,和云亭、芙蓉甚至是延陵这种大城市比起来,都是产量数倍。

这个时代的食品保存不易,像“百沙”出产的各种水产鱼干,对于商队而言,都是相当不错的土特产,从吴国贩卖到中原诸国,都是有利可图的。

再比如竹制品,“百沙”能够稳定地对外供应相当数量的竹篮、竹篓、竹凳,这是姑苏城任何一个商家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只有极少数的封君大贵族,才能通过祖传的人口技术积累,才能和“百沙”的产量相提并论。

其中缘由,“百沙”之外人的想要了解,但始终不得其解。

所以哪怕是想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理,云亭、芙蓉等地的商人或者地头蛇,都会愿意在阴乡建立市掾。

正式的市掾,是会派遣市令的,当然因为阴乡属于“怀柔”政策的产物,很有可能市令就是个偶像,主要还是交给阴乡自己来处理。但对阴乡之外的人来说,这就是可以长期稳定地在阴乡市掾进行考察。

对外界商人和李解来说,这是双赢的事情,合则两利,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不过好消息是萌萌哒的嫱告诉他的,自然是要给嫱来一点福利。

“咱爸还在给芙蓉‘乡老’做保安?”

给贵族做保安,没什么丢人的,更何况还是“德高望重”之辈。

不过让李解有点意外的是,嫱的父亲居然是“持剑”护卫。要知道,这年头能够“持剑”的剑客,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武士,职业当兵;另一种是贵族子弟,可以职业当兵,也可以不当兵。

说是两种情况,其实就是一种情况,都是士。

能够“持剑”保护一个地方的老年贵族,人品、德行、能力甚至是相貌,都要全部过关。

奇形怪状的剑客,是没可能站在贵族旁边侍奉左右的。

“芙蓉‘乡老’曾出使会稽,同爸有过一段情谊。”

“嗯……嗯?!”

有过一段情谊?!

李解当时就一个激灵:“咱爸这有过一段情谊……是何情谊?”

“有匹夫行刺‘乡老’于廊下,爸救之。”

“嗯……好。”

原来是救命之恩,难怪跑来吴国,还能有口饭吃。而且自家女儿打工,貌似也没受到什么刁难,也没见色起意的吴国牲口跳出来闹事。

不过李解又想起一个事情:“咱爸既然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