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学成归去是废物(第3/4 页)

战国万人敌女主角 鲨鱼禅师 334 字 2024-02-18 08:29:59

时候人力无法抗衡,进入汛期的话,竹排就等于是送人头。

而煤炭靠港之后,并非就是万事大吉,运输的最后一段距离,反而是最恶心的。

因为淮中城膨胀得极快,人口又众多,方方面面的物资都很吃运输力量,倾斜到燃料的话,码头上就会乱套,稍微有点波动,可能就要让“莘莘学子”把长袍一脱,嘴里念叨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后光着膀子做临时苦力。

别看淮中城也是个“几十万人”的大型城市,其实适龄可用劳力分配下来,李解手头还能随意挥霍的人头,其实也没多少。

这也是为什么列国商人汇聚淮中城,他们进口的是贵重物品和新式大宗日常货物,但是出口到淮中城的,却是奴隶、粮食还有原材料。

奴隶,是淮中城急需的物资之中,排第一位的。

所以哪怕管理成本极其高昂,但该堆的人力,还是得堆。

自来治国首重“吏治”,焦点就是管理二字。

当老板的,手底下要是没有人用,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

李解从白沙村起家,就从来没有松懈过扫盲,跟不上的就去做炮灰,良心不良心的,压根就没那个时间去想。

跟得上的,在飞快的发展期中,原本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列国诸侯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在李解这里,也就是几年甚至几个月。

快速扫盲班看似只是识字,但识字的背后,就是对命令的精准传达。

只一个精准传达,就已经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能够做到精准传达的国家,屈指可数。

而又有了新技术的应用,每一次传达蕴含的信息量,远超以往。

一车国策奏疏的竹简木牍,在李解这里,可能就是一摞纸。

相辅相成的加持之下,列国几百年形成的底蕴制度,李解分分钟就远远甩开他们。

时至今日,要是按照列国诸侯们的传统战争方式,李解实际掌控的这百几十万人,极限暴兵足够打爆天下。

但只是打爆,并不是一统,对李解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

李总裁的理念,要么不吞下,吞下就不能够再吐出来。

他又不是牛,还玩反刍不成?

出道以来这为数不多的“和平期”“发育期”,其实也是相对艰难的过渡时期。什么都难,什么都缺,到处都是用钱、用人、用原物料的地方。

盖房子、修桥铺路、造船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