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难搞的方大神(第2/3 页)

或许能奏效。”

“方孝儒他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老大我不知道啊。”

上善若水尴尬回应,莫小白好悬没喷出一口老血。

你连老方的价值体现在哪都不知道,就急吼吼的要他出仕?

别说方孝儒了,就算是方孝儒他爹也不会搭理你啊。

下一刻,一直旁听的阿呆突冒头:“方孝儒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价值应该也就是文士楷模了?”

“你说的是他的地位,不是他的自身价值。”

莫小白见状,只能解释道:“方孝儒的价值,或者说他在朝堂上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太祖给的定位。”

“当年空印案事发,太祖亲口下旨处置官吏,被杀的就有方孝儒的父亲,暂且不提方父是不是冤死,按理说方孝儒和太祖的仇恨肯定很难化解。”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太祖杀人无数,最终却把方孝儒留给了自己的孙子。你们觉得太祖为什么这么选择,方孝儒又为什么会放下父仇,效忠天子至死不渝?”

为啥?

上善若水没想过,柏桦林更不知道。

一缕晨曦沉思了一会,似有头绪,但却不是那么清晰。

“大神你就说明白点吧,究竟是什么原因。”柏华林懒得再想,直接问道。

“原因我知道的不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方孝儒的文坛领袖地位,靠的不仅仅是读书多、字好看,他的强项是策论文赋,别的我已经不太记得,但‘深虑论’的确非常精彩。”

莫小白把脑海中仅有的一点相关信息说出来,随后道:“朱元璋留他辅佐惠帝的用意很明显,想让方孝儒成为惠帝身边的‘魏征’,而以方孝儒的策论以及人品,的确有这个资质。”

“只不过太祖慧眼识人,惠帝却对方孝儒的定位不太明确,硬是让这位大明‘魏征’去干房谋杜断的活,以至于后世多把他当成什么都不懂的愚忠腐儒。”

“你们要劝降他,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就像李世民说服魏征,给他一个必须出仕的理由。”

给方孝儒一个必须出仕的理由?

说起来简单,可上善若水不管怎么想,都觉得做起来难度很大。

别的不说,光是什么“深虑论”,他就压根没听说过。

然而他不懂,一缕晨曦却忽然明悟:“我大概明白了,谢谢你的提醒。”

“老姐你知道了?”

“嗯,如果从‘深虑论’的角度出发,方孝儒应该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