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朝收宝货,骑牛下扬州(七)(第2/3 页)

银乘,乃是老道士捡来的孤儿。

杨拙真对两个徒儿笑了一笑,说道:“这位唐公子大有来历,你们且去泡壶香茶,再送上几个鲜果。”

杨拙真打发了两个徒儿,对王崇笑道:“这几个鲜果,香滑水嫩,滋味不错,还是街坊的几个施主送来,老道也是借花献佛。”

老道士颇为健谈,王崇虽然年纪幼小,但身兼道魔两家之长,见识亦自不凡,倒也并不怯场。

两人各自旁敲侧击了一番,王崇问出来杨拙真乃是一个旁门散修,他也交代了自家的“底细”,说自己是:“大江山帮帮中一位长老的私生孩子,不能养在跟前,只能发配来此处过生活。”

杨拙真信不信,王崇也不知道,反正大家不过萍水相逢,哪里有许多实话可说?

王崇呆了一会儿,便自告辞,老道士杨拙真亲自送了观外。

待得王崇离开,他便把两个徒儿交到身边,叮嘱道:“刚才那位唐公子,虽然年纪幼小,但一身本领还在你们师父之上,以后若是见到,必然要多加恭敬,不可得罪。”

他的大徒弟杨明远颇为不信,说道:“这位唐公子不过才十一二岁,能有什么本事?”

杨拙真叹息一声,说道:“你师父我不过学了一些旁门左道的手段,哪里比得上真正的仙家?你虽然学了一身内外功夫,凡俗之中,已经算是一流,但法力尚不及为师,绝非人家正道真传的对手。这位唐惊羽公子,出身大是不凡,只怕学有道门的真传剑术,日后前途远大,必然非是池中之物。”

杨明远听得王崇居然懂得剑术,又是惊诧,心下也颇羡慕,他也知道玄门的真传剑术不是自己可以贪恋,只能恭谨的道了一声:“弟子必然遵从师命!”

杨拙真的小徒弟杨银乘,眼珠咕噜噜转了一阵,心头暗忖道:“师父说这个小哥哥本事极大,我若是去讨教几招,岂不是日后就能亲手给父母报仇?”

王崇出门走了一圈,散了心头闷郁,回到了自家宅子,就把王相和杨尧叫了过来。

他笑吟吟的对两个少年说道:“你们这几日,也不知道降龙金刚手练的如何,我且考校你们一回,你们去把三秃子手下的小乞儿都收伏了,把三秃子撵走。若是能做成此事,就继续留在我门下,若是做不成,就不必回来了。”

王相和杨尧互相对望了一眼,心头都是火热。

如今他们两人在乞儿群里的威望,早就超过了三秃子。

王相深恨三秃子当年欺压,早就想使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