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孟和的成长(第1/6 页)

领先助剂 巫山哥 591 字 2024-02-24 04:41:07

,最快更新领先四十年 !

今天天气真不错。

在这里,除了沙尘暴,随时都是好天气。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里早上起来,没有露水。

“老王,就在这里分别吧。”巫山和赵明山刚从付春妮的饭店吃完早饭出来。

“行!”王家山每次都想拍这个高大年轻人的肩膀,总是拍到手臂上,这次也不例外。

“对了,”刚要关上车门,巫山冲正在挥手的王团长说:“老王啊,咱这里很不规范。下一步,我想把银行和派出所设到你这边来。”

王家山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粗犷,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既然已经走上了一条和一般团场不一样的道路,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了。

他把牙齿一咬:“好!巫书记,你派的人随时都可以过来,我让人把房子收拾好。”

夏孜盖公社,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和风县最大的汉族公社。

建国以来,这里出过最大的官,就是以前的和风县委副书记张红军。

然而,这个官员对夏孜盖人来说,不是一种骄傲。

他在任的时候,弟弟张少华是这里的书记,哥俩在和风虽说不能一手遮天,也相差不了多远。

梦魇终于过去,和风县城外两颗花生米,结束了这哥俩罪恶的一生。

张家人,不好意思继续在这里生存。张父申请移民,去了中南半岛。

新的书记上任了,他虽然是蒙古族人,看上去斯斯文文,更像汉人一些。

最近几年从内地迁移过来的汉族同胞,他们在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找到政府。由于张少华在的时候,政府不作为,工作一团糟,让他们也失去了信心。

很多时候,并不是上面的政策不好。

每一个国家的掌舵人,和政策、法律制定者群体,都想着能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

关键的就是下面的执行人,所有的政策,经由他们的口中传达出来。

因此,基层官员的选拔。是重中之重。

孟和上任十多天了。

刚开始来夏孜盖,整天无所事事。

社员们都在观望。

我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

甭在那里唠得唾沫横飞,那些政策啊、国际形势啊,离咱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

还是来点儿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