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贷款’(第2/3 页)

在也是紧俏货了。就算有人私酿,价格也贵得离谱。

“你们做什么买卖大赚了一笔吗?”托尼·帕克向给他塞酒的人大声问道。

镇里好几个人高声齐呼,“是的,我们发大财了。我们拿到了极光军团的农业贷款,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了。”

农业贷款?极光军团的?

细一问才知道极光银行真的在北美地区发放贷款,而且主要在农业方面。爱达荷州的农业挺发达的,这里是美利坚的‘马铃薯之州’,不过军团对马铃薯的需求不大,于是这里的农户就开始种植小麦。

周青峰把现实世界种花家的陈化粮清了一个空,这些空缺是需要填补的。可种花家的粮食早就需要靠进口来填补了,于是他干脆扶持废土北美的农户搞农业。

北美有太多太多成片的农田,而且有经验的农业人口是最容易活下来的。他们擅长机械化生产,几十个人就能种植几万亩地。农业机械修一修就还能用,农药化肥可以从极光军团购买,销路更是不愁。

托尼·帕克问过后得知,这个小镇附近的几十万亩地现在全部种小麦,所有收获都将有军团包销。小镇里才三四千人,农产品的畅销将带来巨大的财富,让他们可以随随便便的给陌生人塞啤酒了。

雨果陛下万岁!”

一人跳上辆卡车的车顶,高举酒瓶大声呼喊,底下一大堆白人在热切的呼喊维克多·雨果的名字。镇里的人各个如痴如醉,几近癫狂。这场景太过奇怪,却又带着某种必然。

托尼·帕克对这一幕看的目瞪口呆,因为拿到贷款发展农业的不只有这一个镇子。他看到一份镇民塞过来的报纸,上面清楚的写着‘极光银行对北美地区农业恢复进行扶持,将提供数万亿极光币的贷款。’

这个‘极光贷款’项目立刻赢得北美地区的同声欢呼。北美当地的报纸上甚至以赞美上帝的口吻赞美维克多·雨果,直截了当的将其称呼为‘救世主’。

这么赤裸裸不要脸的马屁却得到社会的集体呼应,没人觉着这样的称呼有什么不对的。

报纸上还将‘极光贷款’视作北美版的‘马歇尔计划’。托尼·帕克的历史不好,不知道啥是‘马歇尔计划’。

可按照报纸上的称赞,二战后的欧洲能在‘马歇尔计划’下复兴,北美也可以在‘极光贷款’下重振。拿到贷款就好像拿到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可以脱离苦海重返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