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3/5 页)

下午有个大汇报,几个大组的办案同志好不容易才凑齐的!”

裴一弘心里不悦,可却仍耐着性子说:“我知道,我知道,谁手头都有一大摊子事!我本来今晚也有外事活动,看来也去不了了!老于,你还是回来吧!”

于华北似乎很为难,“老裴,宏观调控是大事,反腐倡廉也是大事啊!古龙腐败案涉及面这么大,影响又这么恶劣,我不敢掉以轻心啊!再说,我又不分管经济工作,连农业都不分管了,就是到会也就是这个态度,坚决贯彻执行嘛!”

裴一弘难得这么强硬,“老于,你说的都对,但我还是希望你回来!如果你今晚实在赶不回来,这个常委会就改在明天开吧!”说罢,断然挂上了电话。

事情很清楚,于华北是想躲开这个常委会。这个常委会既不研究干部人事问题,又不研究反腐倡廉,似乎和他无关。可真与他无关吗?裴一弘恼火地想,不但有关,关系还不小!春节前后赵安邦敏感地发现了问题,给文山那堆钢铁泼水降温时,这位于副书记却在那里火上浇油,还在他面前抱怨过赵安邦。现在看到来了大麻烦,又退避三舍了。当然,这位同志的态度不错,听招呼,讲原则。正因为如此,这种原则才必须让他到常委会上去讲,大家一起在会上说服赵安邦。

从汉江驻京办事处一路赶往首都国际机场时,裴一弘就已预感到赵安邦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赵安邦是省长,要对省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负责。尤其是对文山这种欠发达地区,免不了侧重经济角度看问题,估计会力挺一番。可中国经济能离开政治吗?在政治经济学里政治可是摆在前面的,不论是赵安邦这个省长还是他这个省委书记,都必须讲政治。有个重要情况他没在电话里和赵安邦说:中央这回动真格的了,已抓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省的典型,对该省违规上马的一个八百四十万吨的钢铁项目紧急叫停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九个部门组成的中央调查组即将开赴该省展开调查。赵安邦已想到了对属下的银山市杀鸡儆猴,估计还没想到中央也会对省里杀鸡儆猴。裴一弘想,闹不好,中央这次甚至可能直接杀猴,儆示天下。对这轮宏观调控,各省都要向中央表态的。

正忧心忡忡地这么胡思乱想着,摆在秘书身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秘书打开手机一听,忙把手机递给了裴一弘,“裴书记,是于副书记!”

裴一弘像似啥也没发生过,接过手机,故意问:“老于,怎么又是你啊?”

于华北说:“不是我还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