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太子在防谁?(第1/3 页)

大明我为天下师笔趣阁 地狱逃兵 225 字 2024-03-13 04:34:49

曹端的“顿悟”并没有让许良投入过多的关注,因为曹端的想法已经十分清晰了,并不需要许良指指点点,剩下只需要曹端再做沉淀,著书立说把自己的主张理论成熟起来,而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说到底这是曹端要做的功业,许良充其量只是给他护航的存在,如果曹端能把儒家革新到顺应时代潮流,那他也乐意见证一个儒家新圣的诞生。

相比于曹端的思想蜕变,另一个事情的变化更让许良关注。

连续许久的阴雨气氛愈发浓郁,到了一个多月后的这个时候,阴雨绵绵已经演变成了黑云压城,在这十分压抑的天象之下,所有人都清晰的预感到,一场大暴雨已经在酝酿之中,只是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真正落下来,暴风雨前夕的宁静更加让人窒息。

许良月前那种不详的预感突然浓烈了起来,似乎冥冥中将有大事发生,直到今日太监宣布圣上不朝的时候,这种预感似乎得到了某种印证。

其实就算不上朝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朱标自从十年前开始注重修身养性,就不再是如早前那样每天打卡上朝工作狂的状态了,每当有身体不适或者心情不爽的时候,朱标都不会勉强自己,所以官员们也都是见怪不怪了,尤其是当朱标近年身体状况不断下降,不上朝的次数就越来越多了。

之所以能这样,很大原因是早朝本身就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这玩意儿仪式感远远大于实际作用,真正维持朝廷运转的,是皇帝和重臣私下的奏对,还有内阁和六部这样的中枢机构。

虽然不上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站在朝廷里的这些家伙,哪一个不是七窍玲珑心,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他们还是能够观察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比如一些太监宫女的神色有些异样,似乎是在为什么事情而慌乱。

又比如以往朱标即便是不早朝,那也会差使太监传个话,要么是嘱咐大臣一些特定工作,要么是就地宣召一些大臣私下奏对,很少有今天这样太监通知之后就没有下文的情况。

尤其是几个内阁大臣回到班房一阵之后,以往每天都会跟着他们一起处理国务的太子朱允熥,也少见的缺席了。

更让他们为之狐疑的事情,是开始办公之后,前一日应该由朱标批复的奏疏,迟迟都不见送来。

这样的情况别说是许良了,其他的几个阁臣也都是察觉不对,他们在班房之中多是眼神交流,最后齐齐向许良看去,而这时候的许良却在皱眉沉思。

杨士奇终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