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第2/4 页)

都市的拼音怎么写 张爱玲 31 字 2024-03-01 13:10:25

,人到处奔走“觅食”排班,不见得有这闲心去做这些费工夫的面

食了。

离我学校不远,兆丰公园对过有一家俄国面包店老大昌(tchakalian),各

色小面包中有一种特别小些,半球型,上面略有点酥皮,下面底上嵌着一只半寸宽的十字托

子,这十字大概面和得较硬,里面搀了点乳酪,微咸,与不大甜的面包同吃,微妙可口。在

美国听见“热十字小面包”(hotcrossbun)这名词,还以为也许就是这种十字

面包。后来见到了,原来就是粗糙的小圆面包上用白糖划了个细小的十字,即使初出炉也不

是香饽饽。

老大昌还有一种肉馅煎饼叫匹若叽(pierogie),老金黄色,疲软作布袋形。

我因为是油煎的不易消化没买。多年后在日本到一家土耳其人家吃饭,倒吃到他们自制的匹

若叽,非常好。土耳其在东罗马时代与俄国同属希腊正教,本来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六○年间回香港,忽然在一条僻静的横街上看见一个招牌上赫然大书tchakali

an,没有中文店名。我惊喜交集,走过去却见西晒的橱窗里空空如也,当然太热了不能搁

东西,但是里面的玻璃柜台里也只有廖廖几只两头尖的面包与扁圆的俄国黑面色。店伙与从

前的老大昌一样、都是本地华人。我买了一只俄国黑面包,至少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总错不

了。回去发现陈得其硬如铁,像块大圆石头,切都切不动,使我想起《笑林广记》里(是煮

石疗饥的苦行僧?)“烧也烧不烂,煮也煮不烂,急得小和尚一头汗。”好容易剖开了,里

面有一根五六寸长的淡黄色直头发,显然是一名青壮年斯拉夫男子手制,验明正身无误,不

过已经桔逾淮而为枳了。

香港中环近天星码头有一家青鸟咖啡馆,我进大学的时候每次上城都去买半打“司空”

(sne),一种三角形小扁面包——源出中期英语schoonbrot,第二字略

去,意即精致的面包。司空也是苏格兰的一个地名,不知道是否因这土特产而得名。苏格兰

国王加冕都坐在“司空之石”上,现在这块石头搬到威士敏寺,放在英王加冕的坐椅下。苏

格兰出威士忌酒,也是饮食上有天才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