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第2/4 页)

都市的拼音怎么写 张爱玲 31 字 2024-03-01 13:10:25

了,想都不

愿意朝上面想。

译《海上花》最明显的理由似是跳掉吴语的障碍,其实吴语对白也许并不是它不为读者

接受最大的原因。亚东版附有几页字典,我最初看这部书的时候完全不懂上海话,并不费

力。但是一九年的亚东版也像一八九四年的原版一样绝版了。大概还是兴趣关系,太欠

传奇化,不senttal1。英美读者也有他们的偏好,不过他们批评家的影响

较大,看书的人多,比较容易遇见识者。十九世纪英国作家乔治·包柔(ebo

rrow)的小说不大有人知道——我也看不进去——但是迄今美国常常有人讲起来都是乔

治·包柔迷,彼此都欣然。

要是告诉他们中国过去在小说上的成就不下于绘画瓷器,谁也会露出不相信的神气。要

说中国诗,还有点莫测高深。有人说诗是不能诵的。小说只有本《红楼梦》是代表作,没有

较天真的民间文学成份。《红楼梦》他们大都只看个故事轮廓,大部分是高鹗的,大家庭三

角恋爱,也很平常。要给它应得的国际地位,只有把它当作一件残缺的艺术品,去掉后四十

回,可能加上原著结局的考证。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是石印本,看到八十一回“四

美钓游鱼”,忽然天日无光,百样无味起来,此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最奇怪的是宝黛见面

一场之僵,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满不是味。许多年后才知道是别人代续的,可以同情作者之如

芒刺在背,找到些借口,解释他们态度为什么变了,又匆匆结束了那场谈话。等到宝玉疯了

就好办了。那时候我怎么着也想不到是另一个人写的,只晓得宁可翻到前面,看我跳掉的做

诗行令部分。在美国有些人一听见《海上花》是一八九四年出版的,都一怔,说:“这么

晚……差不多是新文艺了嘛!”也像买古董一样讲究年份。《海上花》其实是旧小说发展到

极端,最典型的一部。作者最自负的结构,倒是与西方小说共同的。特点是极度经济,读着

像剧本,只有对白与少量动作。暗写、白描,又都轻描淡写不落痕迹,织成一般人的生活的

质地,粗疏、灰扑扑的,许多事“当时浑不觉”。所以题材虽然是八十年前的上海妓家,并

无艳异之感,在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