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第1/3 页)

梦的解析全文免费阅读 弗洛伊德 11 字 2024-02-18 08:34:06

将经典学术名著全新通俗化编译的《西方经典悦读》经过精心准备终于面世了。对这套丛书在尊重和保持原作权威、经典的基础上进行通俗化的编译,目的是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在享受轻松阅读的同时,对西方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说起来很有意思,策划这样一套大型普及型丛书,源于一次常规的新编辑培训。其间有老编辑教育新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涉猎一定要广,多读书至关重要。大家很自然地谈起应该读什么书,于是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休谟、卢梭、黑格尔、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一批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大师的名字及其相关著作被提了出来。但接下来的即兴调查却让人大吃一惊!在座的新老编辑近三十人,无论从学历还是所从事的职业看,都应该属于博览群书的人,但通读过《政治学》、《战争论》、《相对论》的竟然没有;读过《人性论》、《法哲学原理》、《资本论》的仅有一人;读过《社会契约论》、《物种起源》、《国富论》的也只有两人……由此看来,对这些名家名著我们几乎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详,阅者寥寥,令人汗颜。

为什么从中学到大学都耳熟能详的这么多传世经典学术名著,我们居然都没有拿起来读一读,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于是我们就此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可想而知,上面提到的这些西方经典学术名著,读者阅读率低得惊人。令人欣慰的是,同样的调查也表明,相当多的人从中学时代开始就非常想读这些“人人皆知”但“人人皆未读过”的西方学术经典。之所以一直没有读过,与这些经典著作艰涩难懂或篇幅太长有很大关系。作为普通读者,大家只是想从整体上去了解这些学术名著,而并不需要深入研究。所以,几千年上百年的历史跨度、不同时期的艰深译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鸿篇巨制……都成为挡在学术名著与普通读者之间的鸿沟,是阻碍经典学术名著从“人人皆知”到“人人皆读”转变的关键!

要实现这种转变,让经典学术名著通俗易懂、变繁为简最重要。换言之,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对这些经典学术著作想读、能读、爱读。虽然现在我国的出版事业极其繁荣,然而多数学术经典名著至今却尚未有通俗普及本,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历史上,康德曾不得不作《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以相对通俗的表述推广普及其《纯粹理性批判》;休谟更不得不作《人类理智研究》,乃至尝试亲自撰写《〈人性论〉摘要》,以补救其艰深的《人性论》出版时所遭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