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畅想未来(第2/5 页)

,这就要求一家唱片公司不管是签约词曲创作人也好,还是在业内拥有广阔的人脉,能够从很多独立音乐人那里拿到作品也好,总之,作品是音乐的源头,这个必须有保证。

或许到最后,一家公司一年收集到了一千首的新作品,但最后真正被选用、被制作成歌曲发行上市的,只有一百首甚至几十首,但被淘汰掉的那九百首作品,却并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它们尽管不合用,或是因为质量不过关,或者口味不符合,总之,被淘汰了,但它们的存在,却是保证一家唱片公司出品质量的关键部分,是唱片公司必须拿到的。

说到这里,李谦就笑着给几个女孩子打比方,他道:“这就好比是整个唐朝不知道有多少万、甚至几十万的诗人都在写诗,写出来的作品可能有几十万首、甚至几百万首,其中大部分是不具备什么文学价值的,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形成了整个唐代写诗的大风气。最后,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从那浩如烟海的诗歌库里自然而然的选择出了其中的精品,并让它们流传了下来,这才有了瑰丽壮美的盛唐诗篇。”

这个例子很简单,哪怕初中毕业,你都完全能心领神会,所以大家就都听得不断地点头,而这个时候,廖辽也说道:“第二张专辑就不用说了,《涛声依旧》完全就是你来包办的嘛,对我,对制作人来说,当然都省事儿,但我做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你是不知道,一共搜罗了足足六七十首歌,但最后能进我眼、让我相中了的,在遇到你、从你那里拿到那五首歌之前,就只有五首歌,你可想而知这个淘汰率!当然,我觉得主要还是长生唱片这边老陈的人脉没打开,所以,也能拿到作品,但太出色的那些人的作品,就不太容易拿到。”

李谦点点头,表示认可她的说法。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一块或许对于其他的唱片公司来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但对于拥有着海量资源的李谦来说,至少是在起步之初的几年之内,他还是不虞资源匮乏的,尽可以放轻松了来对待。

基本上来说,如果不考虑长期良性发展的问题的话,那么至少是在短期内,李谦自己就可以把别的唱片公司需要耗费巨资供养着的一大票作词人、作曲人、编曲等等所负责的活儿,就给全部包办了,而且无论效率还是作品质量,都可以秒杀他们,保证出手就是精品。

那么接下来,在有了充足的音乐作品可供选择之后,下一步,就是制作人。

制作人的角色,承前启后,总揽全局。

他要负责从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