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阴差阳错(第2/5 页)

那就更好了!简直不能再好了!

音乐人,有音乐人的角度,这一点,卡梅隆此前拍摄那么多部电影,接触过那么多美国的音乐人、配乐大师,所以对此,他深有体会。

但是,电影导演也有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考虑。

电影配乐,当然是要求音乐人所创作的音乐,是必须为整部电影服务的,音乐人们深知这一点,但有些时候,他们实在是太过执拗了,他们总是坚信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却无从从一个电影导演的镜头语言去出发,来考虑这些问题。

而这位来自东方神奇国度的“李”,却很有可能是个既懂音乐又懂电影的人。

所以……完美!

然而,其他几位制片人,包括约翰·戴斯在内,显然都不能认同他的观点。

东方国度音乐人的水平问题,制作周期已经一再延误、新手入场必将再次拖慢进度的问题,两个国度、两种文化背景下,中国音乐人对西方爱情的理解角度不同的问题,简·怀特已经是著名的音乐大家了,不能因为他这一首作品没有让人满意就直接否定他……总之,各种各样的问题。

会议开了三十分钟,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被几位制片人抛了出来,尽管卡梅隆一一解答,试图说服他们,但是,包括通过电话参加会议的那位制片人在内,仍然没有一个人认同卡梅隆的观点,大家一致的看法就是,简·怀特来担任配乐,是完全合适、且合格的。

于是,不知不觉间,卡梅隆的声调就开始高了起来。

在好莱坞厮混了二十多年,先后拍摄了五六部电影的他,有着充分的与投资人、与制片人、与经纪人,以及与演员战斗的经验!

虽然……所有的斗争,到最后的结果,肯定都是相互妥协。

而这一次,显然也无法例外。

詹姆斯·卡梅隆的激情演说并没有打动一帮身经百战的老狐狸,大家都耐着性子听完他的演讲,然后,论调被再次拉了回来……

更换配乐人意味着违约,新合约加旧合约的违约金,意味着超支,这不符合好莱坞制片商精打细算的风格,而且这部戏走到现在,已经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了,如果现有的资金还是无法把它制作出来,那么,卡梅隆将不会再从制片公司里手里拿到哪怕一美分!

好吧,这是卡梅隆的死穴!

在现如今这个投资一亿美元都是绝对大制作的年代,他这部电影到现在为止,已经烧掉了三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