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青色的高粱(第2/3 页)

这顿饭,一请就是三个村子,加一起四千多近五千口人,家家盖锅不做饭,都跑来吃,这流水的宴席,是从县城里请了足足十几家饭店和三五十位厨师,才能勉力应承下来的——但是,必须要有!

不止是为了剧组接下来能够顺利的拍戏,也为了自己的老爸。

所谓富贵还乡,其实还乡的那个人不是自己,是他。

……

流水宴席在李谦来到的当天中午十一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说的是附近三个参与了种高粱规划的村子,但其实,来吃的不下五千人。

还好,这边什么东西都预备的比较宽绰,足量供应,到三点,总算是把这一场给撑了下来——李谦的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叔叔婶婶,一个个都是一副红光满面的模样,中间李爸还拉上李谦,转悠着到几个重点的桌子上敬了几杯酒。

其实这么一顿饭,也就不到二十万的开支。

等到这一场散了,李谦让黄文娟带着人留下负责善后,自己则拉上剧组的幕后工作人员,和几个重点演员回到县里,召开闭门会议。

这部戏,对于李谦,对于明湖文化来说,都实在是太过重要!

它是李谦和明湖文化,第一次对外拓展自己的表现疆域的一部戏。

可以不赚钱,可以不拿奖,但一定要拍好,一定要拍到心里不留任何遗憾!

说白了,《我的野蛮女友》、《黄飞鸿》,以及以后会陆续出现的很多商业制作,那是明湖文化的立身之基,现在来看,初步站稳脚跟了,但自《在路上》开始,明湖文化在“文化”这一层意义上的招牌,却始终没能立住!

李谦对金汉马上要拍的那一部《孔雀》,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他觉得,经过了这些年这么多部戏的磋磨,又碰上这么一个简单的好故事,应该是已经到了金汉出水准的时候了,但他却绝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金汉身上!

所以,他要拍《红高粱》!

这部电影在另外那个时空,名声很大,一方面是它自身的确很牛,另一方面跟当时它在西方拿了大奖有关,很容易就引起当时刚改开不久的国人的崇拜思维。

但即便是抛开了一切的外在附加,你单纯的去辨析这部电影本身,它也的确是一部值得拍、拍出来也会很好看的电影!

你说浪漫主义,它里面却偏偏到处都充满着细密的生活,真实、透彻,你说现实主义,但它那一抹浓重的红色与黄色,几乎笼罩了整部电影的全部画面,简直是一副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