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乾隆为何选择呆头呆脑的嘉庆接班(第1/8 页)

大清风云视频 鹿鼎公子 13 字 2024-02-18 08:21:12

立了永琰后,乾隆还是非常不放心,他在祭天大典的时候默默祷告:“老天爷啊,帮朕把把关吧,如果皇十五子永琰是个贤君,保佑他平安幸福吧!如果他不贤,请让他短命而终吧!朕不是不爱子,只是江山社稷比父子之情更重要。”

如果儿子不贤就咒儿子死,乾隆这个祷告可谓是空前绝后。

<h2>这个皇子很一般</h2>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正月初一,一个非常喜庆的日子,京城里到处是鞭炮声。五十岁的乾隆在乾清宫广场上观看了烟火表演,乾隆的心情正如节日一样,是非常喜庆的。执政二十五年,大清国在他的领导下迎来了盛世,他感到自豪,也感到一丝疲惫。

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不容易,这是乾隆的切身体会,他已经充分理解了父亲雍正。这些年来若非自己小心经营,国家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

乾隆思绪在飘,然而太监们已经簇拥过来,乾隆在众人的呼声中来到养心殿东暖阁。每逢节日,一定有人让乾隆题字,这已经是一种惯例了,一来乾隆书法确实不错,二来这是皇帝的一大爱好。

太监们请皇上写下一些吉祥话,乾隆蘸饱墨水,提笔写下了“开门大吉”四个字,这四个字如果给今天的商人,那他就发了,有乾隆捧场,生意肯定红火。这一年,乾隆的兴致似乎特别高,他喝了点儿酒助兴,然后信笔写下了一首诗,诗的最后两句是:“御会岁朝图志语,有以迓新韶嘉庆。”

嘉庆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有了名字。众人交口称赞“嘉庆”是一个非常吉利的字眼,乾隆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他实在对于赞美已经迟钝了,迟钝到分不出赞美和拍马屁的区别。

同年十月初六丑时,即公元1760年11月13日凌晨两三点,圆明园传出一阵啼哭声,嘉庆诞生了。此时,乾隆正在木兰围场秋狝,当京城里的信使快马加鞭赶过来告诉乾隆十五皇子出生时,乾隆没有显出格外的欣喜,并没有搓着手说:“Oh,my god!”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声:“好的,朕知道了。”

说完之后,乾隆继续围猎。几天后,乾隆给小皇子赐名永琰。当上皇帝后,嘉庆改名颙琰,他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因避讳而扰民,“永”字是个使用频率特别高的字,所以嘉庆选择了生僻字“颙”。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嘉庆这个皇帝确实宅心仁厚,庙号“仁宗”名副其实。

当时谁都没有想到永琰会成为大清国的皇帝,更没有想到他的年号恰恰就是嘉庆。清朝史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