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第1/14 页)

明珠审索额图 司马紫烟 27 字 2024-02-18 07:32:16

王泽果然在第二天,保举荆州刺史石崇为交趾宣慰史,对于这个保荐,倒是没有任何人反对。

因为交趾地当南海之滨,远隔千里,虽然地多产珠,且因接壤海域,得与海外之夷商时相通往,颇多珍奇罕见之物。

但是,地多瘴厉之气,居民又蛮悍不化,这次遣使人贡,连使臣也被暗杀了,交趾王很发火,很可能有不臣之心。

所以晋武帝才要派员前往宣抚,一则好言相劝,一则也是要借机加以镇压。

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虽然也可能是一趟美差,混得好,就能发一笔横财回来。

但朝中的一批将领们,兴趣都不高,他们太平日子过久了,实在没兴趣长途跋涉去受活罪,更何况这还是相冒险的事。

前途吉凶未卜,安危堪虞,而迢迢千里,远入蛮疆,又不能以大军为壮,此行实在是险恶万分。

王消自从上次回来,心里一直不痛快。

虽然石崇叫司马子明在赴长安时,把他最欣赏的那批江南女乐也带来送给他了,但他心中却一直不肯放过石崇。

他是个器量很窄的人,认为在石崇那儿被人灌醉一次,引为此生之大辱,誓必报复,只是他这个人的城府极深,喜憎不形之于色,石崇送给他的东西,他照收不误,却不打算就因此替石崇说好话。

王浑保举石崇出使交趾,先倒是使他吃了一惊。

这实在是太突然了,石崇跟王浑应该已成死党了,何以会把这个没人肯去的苦差事挑了石崇呢?

在他的想法中,以为王浑对石崇也不愉快了,因而才有此举。

不过石崇是他深深厌恶的人,能够给石崇吃点苦头总是好事,所以极力地赞同,甚至于还一改初衷地说了石崇不少好话。

说他治军严谨、纪律分明、体恤下属、部卒用命,他的所部训练精良,而他的义子司马子明足智善谋、骁勇善战,远使交趾,必可胜任无疑、镇服边夷、宣扬上国大威。

这一份工作的确不轻松,责任重大而任务艰巨,而石崇在以前不是很特出的一名将才,粗勇无谋,贪鄙好杀,这是晋武帝对石崇的印象,所以对王泽的保举多少还存着有一点儿考虑。

皇帝可不能像别人,为了一己之私而决定一件大事。

交趾虽然是个小国,但事关华夏天威,就不能出之儿戏,石崇能否胜任,他必须慎重考虑。

所以一听王俏的褒词,倒是颇感意外,笑了一笑道:“丞相是很少说人家好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