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失去悬念(第2/3 页)

的作品的人,会非常喜欢,所以章狂之对自己艺术画作的销路,一点都不犯愁。

现在,章狂之的名气更大了,他最近好像也在憋足了劲,为这个比赛做准备,所以他那些挑衅的言论少了点,其实很多人更期待安忆可以回应一下这位跳得很欢的家伙,但令人有些小失望的是,安忆依旧只是专注自身,而非去通过抨击别人,来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许多人就因为安忆的这种低调,而对她充满了好感,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她那一边。

不得不说,章狂之这种咄咄逼人、喜好说大话的家伙,不是很得人心,只能说他的确让自己的名气增加了不少。

谢学海本以为,安忆与章狂之之间的对决,会成为这次大赛最大的亮点,直到他看到纪录片中安忆的国画作品,他就惊呆了……

然后他便忍不住发了条围脖,说是如果安忆随手画出来的国画,都是这种水准的话,那章狂之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因为后者想要画出这种层次的艺术画作,就算尽全力,也许都没法画出来!

他发出去就感到有些小后悔,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贸然得罪一位著名画家,可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然而让谢学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围脖,根本就没有翻起什么浪花,只是因为,几乎所有对国画有研究的人,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原本还有一些人对章狂之充满了臆想,但现在,除了某些不懂国画的人之外,大部分内行人士,都忽然产生了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某个结果,已经完全失去悬念了啊……

谢学海在发现这一点之后,不由自嘲,他之前居然还敢小瞧安忆在国画上的实力,他看到围脖之中,有不少人询问他是如何下这样的结论的,便也忍不住为这些外行简单地科普了一下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辨别一幅国画的好坏乃至真伪。

这第一个方面,自然就是对墨的浓淡干湿用法,简称“用墨”。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曾提过:“运墨而五色具。”但关于这五色,并没有固定说法,或焦浓重淡清,或是浓淡干湿黑,在此基础上,加之留白,合成“六彩”。

但无论如何,这段话都很浅显的描述了一个道理,即一幅合格的画作,对于用墨本身,是能看出明显层次的。

谢学海甚至还举了两个例子,直接拿出安忆的一幅国画,与另外一幅不知名画家的国画,进行了对比,他这样说道:“那么从我画的圈处可以看出,左边这幅画可以说很鲜明的就能数出五六种以上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