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4 页)

只不过……

这帮勋戚也太不顶事儿了!

赵荣的主张就是笑话。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将京师防卫交给了于谦,但是也觉得,至少在打仗方面勋戚更在行,所以听了他们的,分兵到各隘口。

结果刚一分散,没过多久,也先就立刻大军压了上来,主攻的方向,就是紫荆,龙门,白羊等几个紧要的关隘。

那些小隘口是安稳了,但是也先大军进犯,难以迅速整合兵力。

这几个紧要的关口,在强攻之下纷纷崩溃,也先大军长驱直入,直抵京城!

所以这个时候分兵,才是真正的找死!

拧着眉头,朱祁钰没有开口评论他二人的主张,而是张口对一旁的陈懋问道。

“宁阳侯,你曾镇守边境多年,对瓦剌知之甚深,边防之策,想必陈侯能有不同看法?”

老侯爷在旁边早听不下去了!

他回来的头一件事情,就是把土木之变后所有的军报翻了一遍,自然能够察觉到,也先的所图甚大。

从判断方向上来说,他和于谦是一样的。

慈不掌兵!

也先派遣游骑骚扰,固然让守将的日子十分难过,但是因此而打乱自己的边防布置,才是不智之事。

这些小关隘,瓦剌并不是真的需要。

关内的关隘太多太密,打下来一个,要不了多久孙安的增援大军赶到,立刻就会收回来。

除了那几个紧要的隘口,其他的瓦剌打下来没有意义。

所以他们不断骚扰,打下来一个就烧杀掳掠,然后退走,就是在逼迫大明分兵驻守。

但是这个时候分兵,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老侯爷敢打赌,只要大明前脚分兵,后脚也先的主力部队,立马就会扑上来。

到时候回防不及,单一隘口的兵力难以抵抗也先的主力强攻,紫荆,居庸等几个紧要之地被攻下,才是真正的祸患。

说到底,还是土木之役带来的后果,要是没有土木之役,大明还有二十余万大军可供调动,哪会遇到这种困境。

头前一个啥也不懂的郭晟,已经够让老侯爷憋闷了。

这个赵荣看着有点用,实际上还是个草包!

陈懋黑着脸,起身行了一礼,道。

“陛下,分兵之事断不可行,但是边将无力守城,必将人心动荡,亦不是长久之计,此刻我大军需要的,不单单是增兵驻守,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