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第1/4 页)

原本朱徽煣还在疑惑,宋文毅这样的行径,怎么可能瞒得过天子,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天子默许的。

皇庄固然是土地兼并,但是,如果王诚所说的经营方式能够达成的话,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受损的,只会是地方仕绅。

当然,这个前提是,兼并的过程当中,仅仅针对仕绅,而不针对普通的平民百姓。

但是,就朱徽煣现在得到的消息来看,至少目前,宋文毅还瞧不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农户手里的田地。

也就是说,皇庄将仕绅手里的土地兼并以后,将其用作安置流民,提供种粮,耕牛,器物,乃至是住所,让流民能够有地方住,有活干,成为皇家的佃户。

就像刚刚襄王说的那样,皇庄中的佃户,虽然同样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既不用受官员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又不必担心种粮,耕牛等耕种需要的物事,完全可以长期租种。軗

而这套经营方式,最妙的其实就是逐年递减田租的法子,虽然说,前几年这些流民要交的租子极重,几乎到了十之八九的程度,但是,勉强也可活下去。

随着耕种的年限越长,他们越能看到希望,就会更加不舍得皇庄的佃户名额,如此一来,原本难以控制的流民,就被重新牢牢绑定在了皇庄当中。

就算是在执行当中,有内宦私下盘剥这些佃户,可至少前几年租子最重的时候,这些内宦是不敢这么做的,因为本身租子就重,再行盘剥,便会重新导致逃亡。

到时候,该给皇帝的租子交不上来,这帮内宦可没有朝廷命官这道护身符,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脑袋搬家。

而对于流民来说,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哪怕是最重的田租,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也绝对会争先恐后。

因此,从社稷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绝好的策略。

但是……軗

“皇庄之设,的确解决了京师附近的流民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非京师才有,这些年来,旱灾,饥荒,洪涝,蝗灾,各种天灾频发,各处流民不断变多。”

“所以,朕觉得皇庄之设,可以继续铺开,以解各地流民之难,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果不其然,在听够了奉承之后,天子抬手下压,面带笑意的开口,对着在场的一众藩王问道。

这话一出,所有藩王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尴尬。

这皇庄的经营方式,的确是好,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收租收的好好的,干嘛要去折腾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