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1/4 页)

朱祁钰自然清楚,他会赢,所以他主战就是大势。

但是身在局中之人,却并不知道他最终会不会赢,若是输了,那么于谦不仅不是功臣,更是千古罪人。

放到崇祯年间,主战的人难道就真的错了吗?

未必,只是因为战败了,国祚不保,神器崩裂,所以迁都一说被后人认为是大势所趋。

高谷等人入仕多年,面对这样巨大的抉择,或许不敢说能够准确的跟对大势。

但是殿中的局面,还是诳不到他们的。

眼下看似群情汹涌,一面倒的支持于谦,但是实际上,局面远远没有看起来恶劣。

六部当中,只有兵部,刑部,户部表明了态度,而且说话的人,都只是侍郎级别。

其他的人只是沉默不言,未曾表明态度,所以看起来,好像是于谦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一样。

但是只要王直,胡濙,陈镒三人当中,有两个人持反对的看法。

那么局面立刻就会倒转过来。

两位尚书级别的大佬,加上翰林院的两位学士,足以掀翻整个局面。

这三位只要不表态,那么事情就未成定局。

这是殿中真正的局面!

远远没有到了,他们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所以高谷的态度,依旧十分坚定。

这些情况,朱祁钰自然都是清楚的。

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

他找李永昌前来,本来就没打算能够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能够形成这种“虚假”的大势,其实已经够了。

至少争取到了大多数大臣的支持。

至于翰林院和还未表态的两位真正的大佬

朱祁钰抬头看了看天色,忽然问了问身旁的兴安。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兴安微微一愣,他下意识的想起,王爷上次这么问他的时候,还是大病方愈,刚醒过来的时候。

当时他刚刚回答完,土木堡的军报就送进了宫中

丢掉心里那股怪异的感觉,兴安恭敬地回答道。

“大约是亥时三刻。”

自他们进宫以来,已经足足有两个时辰了。

朱祁钰继续问身旁的金英:“东华门可落锁了?”

虽然奇怪,这个议事的紧要当口,郕王为什么要问这个,但是金英还是在群臣莫名其妙的目光下,开口答道。

“回郕王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