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1/4 页)

这帮勋戚竟然会弹劾自己人,您不是老眼昏花说错了吧?

后头的科道御史们,更是义愤填膺。

老东西,你过分了,知道吗?

这是我们科道的活儿好不好?

要知道,今天他们可是养精蓄锐,摩拳擦掌,正准备在廷推之后,举行一场浩浩荡荡的谏言,这就被人把风头给抢了?

这个老东西,一把年纪了,出来抢人饭碗,实在是木得天理了!

当下便有御史站出来倒打一耙。

“郕王殿下,臣弹劾丰城侯李贤蓄意包庇,避重就轻,意图为罪臣脱罪,顾兴祖等人不义不忠,贻忧圣主,遂致流血成河,暴尸遍野,当罢官夺爵,抄没家产,明正典刑以戒朝廷万民。”

别以为主动站出来,就能糊弄过去!

虽然被打乱了计划,但是还是立刻就有七八个御史出列,随声附和。

真当他们没看出来呢?

这丰城侯,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勋贵主动认罪,将顾兴祖等人减轻罪责吗?

门都没有!

一时之间,底下群臣议论纷纷,越来越多的御史跃跃欲试,让在场的九卿重臣们皆是眉头一皱。

就算要进谏,也不是这个时候啊

万一勋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救人,而是扰乱廷推呢?

各自对视一眼,他们正欲开口,却见另一头武臣序列里头,成安侯郭晟站了出来,道。

“好一出贼喊捉贼,方才你们弹劾丰城侯扰乱廷推,朝会失仪,如今轮到你们,一个个的便如此放肆吗?”

“丰城侯方才早已有言,所奏三事,如今一事尚未奏晚,尔等便急不可耐,就不是朝会失仪了吗?立身不正,何以位列科道风宪之臣?”

???

卧槽!

在大明的朝廷上,历来只有科道御史喷别人的份,哪有人敢反过来倒打一耙。

郭晟的两句话,顿时让一干御史气炸了肺,当下便有人反驳道。

“尔等武臣不思报国,夸夸其谈的本事倒是不小,先前丰城侯所奏之时,言道所奏之事与廷推有关,郕王殿下方准其开口,然而他所说之事,却与廷推毫无关系,反而欲借机包庇罪臣,我等仗义执言,正本清源,何错之有?”

要论喷人的功力,他们御史科道可没怕过谁?

郭晟不说话了,李贤却开口道:“本侯何曾说过,所奏三事皆与廷推有关?自然是有和廷推有关的,也有和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