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1/4 页)

见天子发了火,底下诸臣和宗室顿时蔫了,齐齐跪倒在地,开口道。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叹了口气,天子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广通王等人锦衣卫来审,宁阳侯等人刑部来审,就这么定了!”

“至于薛瑄……”

天子的口气有些复杂,目光落在依旧跪伏于地的薛老夫子身上,神色犹豫。

按理来说,作为举告,薛瑄也应该被押入诏狱。

但是锦衣卫向来忠实执行天子的命令,天子只说押宁阳侯四个,锦衣卫就只管他们四人,将薛瑄留在了殿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薛瑄的供词,早已经被记下来了。

刑部要做的,就是和广通王等人的证词核对,看是否属实,以此来判定宁阳侯等人的罪状而已。

无论他说的是真是假,他自己都是罪责难逃的。

就在朱祁钰有些踌躇自己该如何处置薛瑄的时候,他自己却开口了。

“臣自知罪责深重,甘愿接受朝廷一切惩处,但臣仍有一言,需谏陛下!”

落幕

迎着众人的目光,薛瑄伸手摘下了自己的官帽,端端正正的放在身前,叩首道。

“陛下,镇南王一案,虽有人欲借此事离间天家,但归根结底,是朝野上下心中存有疑虑。”

“太上皇一日不归,天家名分一日不定,朝野上下一日不安,宵小之辈一日不死其心。”

“臣谏陛下迎回上皇,乃是为我社稷所图,亦是为陛下所谋,若太上皇于迤北倘有万一,则大明与瓦剌必为私仇,倾国之力一战,必动摇社稷。”

“上皇在迤北,陛下在京师,则时日若久,万民必议论陛下德行,唯有上皇南归,名分各定,天下万民方安,社稷则固,臣自知有罪,惟有此言,请陛下思虑。”

说罢,薛瑄深深叩首于地。

大殿之中一片安静,谁也没有想到,绕来绕去,这老夫子又绕回了这件事情。

迎回太上皇这件事,实在是太过敏感,尤其是刚刚发生了镇南王一案,老大人们面面相觑,皆是不约而同的没有说话。

就连力主此事的萧维祯和罗通,踌躇了片刻,也没有出言附和薛瑄。

局面发展到这个地步,没有镇南王的案子,便失去了逼迫天子即刻迎回太上皇的舆论。

此刻出言,实非最好的时机。

然而让他们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