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第1/3 页)

中国文化常识介绍大全 干春松 34 字 2024-02-18 08:15:27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是旧时对书房中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笔,又称“毛锥子”、“龙须友”、“毛颖君”等,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基本工具。

中国毛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古今注》记载,笔是由秦代人蒙恬发明的。其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毛笔的雏形。从殷墟陶纹残片以及甲骨文上的朱色、墨色字迹推断,当时已经开始把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了。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古墓出土了笔套配备完整的战国时代的毛笔,这说明毛笔在当时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笔的称呼当时不尽相同:秦国称“笔”,吴国称“不律”,楚国称“聿”,燕国称“弗”。秦统一全国之后,“笔”的名称也就确定下来。蒙恬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国毛笔的长处,经过进一步加工,使它更加完善。毛笔也在此后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制作工艺愈加精良,品种也逐渐繁多。据说东晋时的书法家王羲之还曾经写过“求笔帖”,向当时制作毛笔的名家求笔。

毛笔的种类很多,概括地说,大致可以分为“柔毫”、“硬毫”和“兼毫”三种。柔毫选取羊毛为主要制作原料,故又称“羊毫”。羊毫柔软而无弹性,柔韧圆润,写出的字丰满而有变化,画出的花和叶,饱满而有风韵。硬毫主要选用野兔毛和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而成,习惯上也称为狼毫、鼠毫。它比较容易上手且富有弹性,落笔锋芒较为外露,笔墨干湿分明,写出的字干脆利落,分外精神,还比较适宜作山水画。兼毫采用羊毛和其他兽毛制作而成,柔而健,具有软硬适中的特点,是介于柔毫与硬毫之间的中性笔。用途也比较广泛,书法与绘画中运用都非常得当,但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所以不适宜初学者选用。

毛笔中的上品要数发源于我国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的湖笔和产于安徽省宣城地区泾县的宣笔。湖笔因产地原属湖州府而得名,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在元代时,有一位名叫冯应科的笔工,他所制作的笔,与赵孟瞓的字、钱舜举的画,同被人们誉为“湖州三绝”。宣笔的历史也很久远,当代书法家林散之曾这样称赞说:“人人都爱湖州笔,岂料泾城笔亦佳;秋水入池花入座,斜笺小草兴无加;新制几枝初试手,尖圆齐健足堪夸;谁谓今人不如古?蒙恬自是后生家。”

墨是书法绘画的用品,可分为三类,即“松烟墨”、“油烟墨”和“油松墨”。松烟墨是采用松木烧烟,然后再加入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