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第1/4 页)

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54 祝龚 44 字 2024-02-18 08:42:31

格式, 这个谢舒也知道一点,就像现代写议论文一样,最好由三个部分组成, 立论、论证, 最后在进行结论, 其中总要一些技巧, 或是承前启后, 或是首尾呼应等等。

之前谢舒也研究过古代一些试论,虽赏读过不少,但未曾以考试的目光看待过它们。

谢舒虚心道:“还请老师赐教。”

姜鸿淡淡道:“一般来说, 诗赋最多八百字到头,可论往往上千字,因为试论这样的体裁长于说理,能够体现人的思辨能力, 所谓穷有数, 追无形正是这个道理。

所以写论, 最重要的便是思路清晰,在科举考试之中, 为一目了然, 通常会以‘论曰......’开始, 再以“......谨论”结束, 像刚刚我说的那道题目, 一名考生的试论是这样解答的:‘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最后再以“......则固之善志, 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结束。”①

谢舒听到这里, 已是明白过来, 这论有着开头与结尾的固定短语,有点像是数学解题格式......

不过老师既然列举的这篇文章,并不只是想告诉他这个。

虽然老师只说了开头与结尾,但谢舒却已察觉到此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此文不仅开篇十分引人入胜,先点明贾谊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才华,结尾居然驳斥了这出自《前汉书》的考题。

因为最后那句话的意思分明是讽刺,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班固真是善于写史啊,他所用的春秋笔法来褒贬人物,却不及《春秋》的万分之一。

谢舒忍不住开口道:“老师,您列举的这篇试论实在是让人耳目一新,能否借学生一观。”

姜鸿见他只听首尾两句,便看出其中的关窍,露出几分赞许之色,然后才将这篇《贾谊不至公卿论》拿了出来,交给谢舒。

谢舒将文章接到手中,便迫不及待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时而默读点头,时而吟诵几句。

直到这篇试论读完,谢舒才平复好澎湃的心绪,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向姜鸿的眼神已是湛湛发亮。

姜鸿不禁心头感慨起来,其实他一开始看到谢舒,只是见他身份刚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心志气度皆为上品,因此才做出收他为徒的决定,在此之前,姜鸿对谢舒的才学与天资并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姜鸿有足够的自信,即便是庸才到了他的手里,考取功名也不在话下,况且前面他还教导过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