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安排(第1/5 页)

翰林院也就是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各个皇朝的翰林院的组织机构和作用大同小异。而翰林本身,也和现代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

地球的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的官臣,宋实录院有修撰官掌修实录,辽国史院与元、明、清翰林院皆有修撰官,明、清通常授予第一甲第一名进士。一般于殿试揭晓后,第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授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以清代而定,会试每三年在京都举行一次,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的考生,由皇帝钦定,即“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这头三名合称为“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

但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

“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职,相当于地区任职级别。

而“榜眼”“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相当于县长之职,是个地地道道的“芝麻官”。

其余进士经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授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官职,相当于副处职级别。

“修撰”一职,是个掌修实录、会要的官称。

大乾帝国和地球东国古代大同小异,翰林院修撰同样是类似的职位,并且,他身为状元在殿试揭榜之后就直接定了职位,不必和其它进士一同等候。

只不过正逢酷暑,皇帝体谅新入职的学子,这才让他在家休息,等度过酷暑再说,也是因此,等徐进他们赶到的时候,李阳才会还在家中。

而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这位被看中的主战派,怕是要直接当皇帝的秘书了。

“原理如此吗,那就好,那就好。”

听到了李明说的,徐进反而松了口气。

现在宗门所作所为还有些仓促,如果是骤然爆发战争,很多地方都还没做到最好,十分欠妥当,但是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准备的话,那么很多事情无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