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成果(第2/3 页)

的能源,关键是这东西是可以通过粒子加速器合成出来的,完全不用担心能源枯竭的问题,近乎完美!

当然,这是从可再生的角度而言,真比较起来,抽取星球内核做能源更牛掰,就是这方法过于造孽。

不管如何,来福的能源可以更换了,直接上马新元素反应堆,甚至将来产量上来了,也可以成为哨兵二代的标配。

而针对蜂族的群控装置,以及破解蚁人战衣,设计制造可缩放穿越舱,也相继完成了。

毕竟有了霍华德这位天才的加入,加上有德,双天才配置,还有多个宇宙积攒下来的技术实力,研发工作比想象的快的多。

却说针对蜂族的控制手段,其实不算太便利,毕竟一家子没谁能有查尔斯的能力。

而两位天才的方法,是用了互联网的方式,将脑波强化器、蚂蚁控制器以及蜂族生物装甲的触手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连接蜂族意识的装置。

尽管蜂族俘虏高达二十八万之多,但能联网就好办多了,毕竟这是个不懂背叛概念的种族。

缺陷也不是没有,总控装置只有一台,只有使用者戴上“电饭锅”,才能发布命令,也没办法,按照蜂族的规矩,一个蜂群只能有一个蜂后,多了它们会懵。

但这是短期临时用,更好的方法也有,就是比较花时间,那就是改造每个蜂族的生物装甲,给其添加无线“WiFi”,那么就可以发送蜂后版微信了,方便实用。

总之,二十多八万蜂族俘虏算是搞定了,最重要的收获,自然是三万多各类型技术人才,无论对研发、制造、维护,都有巨大帮助。

剩下的,基本都是战斗人员,当炮灰也能发挥价值。

不过有一点众人挺满意,蚁人战衣的破解也比想象的要容易的多,其收获也可以用在蜂族身上,针对生命的副作用解决了,众人倒不是可怜蜂族,关键是劳动改造的时间可以延长了。

而蚁人战衣的秘密并没有想的那么夸张,放大了拆解分析后,其中的秘密并不复杂,至少在两位天才眼中是这样的。

原来蚁人战衣的保护作用并非来自材料,想想也对,汉克·皮姆发明蚁人战衣的时代,还是七十年代,那时候的材料学远不如后世。

秘密其实是战衣夹层中的一种独特的设备,其作用就是使皮姆粒子形成一个可控的效应区,那么缩放效应就是区域性的,针对的是一个空间,而非直接作用在生命体本身,副作用就不会直接产生。

不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