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2/6 页)

无名高地有了名读后感 老舍 11 字 2024-02-18 07:54:58

弟说出心事。邓名戈极恳切地说:“不必带着它,一打起仗来,很容易碰坏。不用想牺牲不牺牲,凭你的本事、心路,你一定打得很巧妙。真要是牺牲了呢,你的军衣,鞋帽,冲锋枪,连你的生命,哪样不是由祖国来的?何必单想那个小碗呢?”

“对了!”武三弟的眼睛睁得很大,丢开了那个小顾虑,又快活起来。

不光战士们如此,连贺营长也有点着急了。到底哪一天进攻?到底上级准不准他上战场?他深盼能够马上知道。同时,他也晓得:士气虽然很旺,可是对战术思想,大家还没能一致地深入。他警告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他必须沉住气,一丝不苟地去准备!他应当再和每个小组每个班去详细讨论战术,不给任何人留下任何顾虑!

可是,还没等他那么作,陈副师长已经下来检查。营长深知副师长是怎样一个人——心细如发,要求严格。他一方面有些不安,唯恐副师长检查出他准备的不够细致;一方面又真诚地欢迎这样的检查,好使他和全营客观地晓得到底准备的充分与否。

来到营部,副师长的极黑极亮的眼睛象要把人钻透了似的看看营长,又看看娄教导员。他看出,他们都很疲乏:营长的白眼珠上带着细而很红的血丝,教导员不但脑门上的皱纹很深,连眉心也添上了新的褶子。可是,他没说什么。

是的,副师长永远是这样:作什么就作什么,绝对不夹七夹八地乱扯。对任何工作,他都要先拟好计划,而后照计划而行,坚持到底。连他吃饺子的时候,他都只吃三碗,一碗五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他管这叫作:吃三个“基数”——合乎军事术语。

声音不大而极清楚地,他吩咐:“把一个最大的沙盘,放到最大的洞子里,集合三连的班以上的干部。”说完,他坐下,掏出一张前几天的《人民日报》,用心地阅读社论。一边布置,娄教导员一边对营长说:“看见没有?副师长不检查咱们的武器,他知道咱们的战士怎么爱惜枪械!他要检查干部们的战术思想!他不到各班去,而把大家集合到一块,省时间,一句话不必说多少遍!咱们也得学这种抄近路的方法!咱们俩的‘出去转转’还是小手工业式的作风!”“小手工业不小手工业的,那么作惯了!一天不跟战士们谈谈心,或是生一顿气,心里过不去呀!”贺营长笑了笑。

他们把最大的一个沙盘布置在“大礼堂”里。沙盘里有驿谷川和“老秃山”的模型,河是用绿纸贴好的,山是黄土泥堆成的。黄豆当作地雷,火柴当作火力点,细树枝拉上棉线当作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