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第2/7 页)

去内市搜赃,我担心那些当差的倚仗皇命向无辜商家巧取豪夺,想寻个名正言顺的法子取缔内市。”

既然顾惜商人们的利益,为何还要取缔市场砸人家的饭碗?

这奸贼只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根本不考虑言辞是否矛盾。

柳竹秋就等他这句话,顺着他的心意献计:“想让内市开不下去,办法倒是有,只这后果不好控制……”

唐振奇立刻催问,并担保:“行不行我会看着办,你只管说便是。”

柳竹秋迟疑道:“听说内市营业的商贩多数没办理商引,千岁若命官府贴告示,通知将要清查内市商户的商引,那些商人害怕,必然不敢去摆摊了。”

这办法合情合理又不会惹皇帝怀疑,唐振奇大喜夸赞:“还是晴云机敏聪敏,此一计可谓四两拨千斤那。”

柳竹秋面色疑难:“晚生这叫不是办法的办法,恳请千岁三思,最好另寻高见,以免引发不测之祸。”

唐振奇问:“何为不测之祸?”

她回答:“就算只查内市的商户,告示贴出城中商贾必定人人自危,若导致大批商户逃窜歇业,恐引发混乱。”

唐振奇长年身居高位,不清楚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看问题难以全面深远,想当然地自信:“京里商家不下十万,跑几个关几家不算什么。这些我自会处置,你就不用担心了。”

柳竹秋先说断后不乱:“晚生不敢,只求千岁事后莫要怪罪晚生。”

唐振奇满口答应,堂皇地收下了那幅古画,美其名曰让她“安心”。

次日萧其臻先收到唐振奇让他发告示查商引的指令,他觉得这做法离谱胡闹,正欲上书劝阻,柳竹秋的书信到了。

她在信里叮嘱他一定要按唐振奇的要求办事,并说明了理由。

若真能达成她预计的效果,无疑是件便民的大实惠。

萧其臻放下顾虑,奉命在各大城门内外张贴告示。

当天派差役走街串巷清查内市的经商者,遇见没有商引而来北京的人全都当做盗贼逮捕。

搜查只进行了两日,一场轩然大波便席卷了整个京城。

被捕的人员数以千计,塞满了顺天府和宛平、大兴县衙的监狱,还有大批嫌犯无处容纳。

许多商家心虚害怕,索性关闭店铺停止营业,导致市面上的商铺十户九关。

那些有商引的正规商家也因店内的伙计帮佣闻风逃匿,遭遇了缺员危机,难以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