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完结章(第2/7 页)

其妻邓云芝招募义勇协同作战,连站连捷,战果竟超过了正规军,最终荣膺定远将军,出任宁波卫指挥使,成为本朝开国第一位女将领,从何玿微的贤内助转为事业伙伴。

靠他们夫妻出力,东南至福建沿海海域治安得以稳固,民间海上商贸迅速繁荣,现已成为当地主要税收来源。

海禁一开,大量国外的商船到港请求通商,其中大小弗朗机国的的船队最多。

朝廷有感他们带来的海外资讯丰富惊人,前年准许两国在北京设立使馆,又在吴淞、泉州、广州等沿海城市开设夷务坊,辅助市舶司规范对外商贸,搜集海外情报。

陈尚志通晓弗朗机语,奉旨协办夷务坊,已离京赴任两年之久。

柳璎思念父亲,听了母亲开出的条件雀喜不已,保证待会儿会哄皇帝高兴。

母女俩来到西苑南台,画卷春色中琴音袅袅。

柳璎对柳竹秋说:“陛下在弹琴。”

柳竹秋点头:“我们就在这儿欣赏,等陛下弹完这首曲子再过去。”

她带女儿立于南台桥头,跟前一株桃花开得正盛。她记得这棵树是她入职台阁时与朱昀曦亲手种下的,距今已七个年头。

这七年她和一批能人志士焚膏继晷地努力,对国家的赋税、吏治、民生、商贸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改革,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取消人头税,限制士绅特权,整顿学政,调整科举考试内容,增设《农桑》、《匠作》、《贾论》等科目,选拔实干人才……总之在“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宗旨下,不扰乱百姓生活、破坏固有体系,求稳求实地实施政策。

过程千难万险,幸而收效显著,去年年底国库存粮已达七千万旦,存银五千万两,各地府库充实,百姓家多有余粮。吏治远较朱昀曦改元之初清明,边疆稳定,军备严整。农耕技术和手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商贸空前繁盛,文学文艺蓬勃发展,天下翕然称治。

然而与中兴之像相悖的是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一两年病痛不断,已无法理政。

座下有众多忠良能臣,他便放心做甩手掌柜,将有限的精力用于闲情逸致,骑射是玩不动了,音律就成了他寄情休闲的主要逸乐。

琴音停歇,母女俩来到圣驾所在的庆云殿。

柳竹秋发现朱昀曦比她去宣府前更为消瘦,两鬓微霜,眼角眉梢出现清晰的皱纹,五官轮廓尚可追忆当年的绝代风华,却已如胧月雾花,正是“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