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峰云村(第1/2 页)

宋敏老先生当时这样说,“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峰云已经走在前列的原因。”

然后宋敏老先生提到老人,他并没有提到他自己这个最真实的例子,他认为没必要,因为他是天然的峰云村村民。他说的是已归并峰云自然村的老人,他们现在的状态不用人多说,去看看就知道了,关心老人精神生活不再是提倡,而是行动,从上到下每一个村民的行动,关于这一点,集团给予一切便利。

已在峰云村生活十年的老人,与即将要归并峰云村的老人,两下比较一下,不用太细致就能发现不同。

精神空虚从不属于峰云的老人,寂寞烦恼从来与他们无关。

无忧无虑充实丰富的生活才是他们的专属!

已归并峰云村村民家的孩子,他们娶媳妇的时候换着样选,就算明知道峰云有这样那样的约束,她们依然踊跃的进峰云村的大门,而且,进了家门之后,哪个不是孝敬双亲拿公公婆婆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看待?

为什么?

只因为峰云村有钱吗?

世人没有那么肤浅,有钱人多了,又有钱对她又好的人多了……

为什么?

环境使然!

在一个美好的环境内,即便再不近人情的人,也不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

想想以前我们生活的农村,婆婆媳妇在街头吵闹,一哭二闹三上吊,围观的人即便进行道义谴责也是在内心深处,顶多出来劝一下——有事回家吵,在街上太丢人了!

现在的峰云村呢?

有没有这种情况?

答案是不用说的,她们不是不敢——道义谴责哪怕被量化且具现,也不会完全的杜绝人性最深处的尘埃!

之所以没有这种现象是因为环境使然,环境让她们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道义的谴责、违约的成本被具体化只是第一步,它是建设美好环境的前奏曲,当美好环境出现并稳固,久而久之,被具体化的道义谴责就会消失在人们的心里,一切将会变得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你们所谓的约束。

宋敏老先生第三次提起,“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已经走在前列的原因。”

十年后,当时在场的村民都已经过上小康的生活,房子、车子、妻子、儿子、票子,再回头想想当时老先生所说的话,多是感慨!

那个时候回头去看,若时光倒流,峰云村没有归并自己的村子,甚至龙港没有出现峰云,乡里没有出现宋文,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