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谋反笔趣阁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或者更准确的说,朝廷愿意承认,他起了多大的作用。

于是,在所有大臣的注视当中,天子沉吟片刻,道。

“此事说来话长,还需从春猎时说起。”

“当时,瓦剌遣使者孛都来朝,却在春猎时趁夜逃窜,朕命兵部调查后方知,草原乱局已起,也先同脱脱不花不和已久,草原会盟,脱脱不花立其嫡子为太子,引发也先不满,两方开战,席卷诸部。”

“瓦剌与鞑靼各部,自前次大战之后,均与我朝廷修好,如今骤生乱局,朕自然不可不理,故而便命镇抚使杨杰前往探查,若能化干戈为玉帛,维持太平,自是好事,如若不能,也能提前察之消息,以备边军整备。”

“不过,时至今日,杨杰已离开宣府多日,并未有音信传回,具体状况如何,朕已命刑部尚书金濂并昌平侯杨洪详加打探,再行回报。”

这番话说完,在场的不少大臣,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他们当然清楚,天子说的话,并非全是实话,其中必然有隐瞒甚至是不实之处。

但是,这番话的好处,也恰恰是足够官方,足够模糊,虽然说对杨杰略带回护之意,但是至少体现出了天子谨慎的态度。

也就是说,按照朝廷的立场,杨杰出使草原,乃是为戡乱劝和,并不是为了挑拨离间。

这种说法,相对来说,就比较能够拿得出手了,毕竟,身为宗主国,大明的确有责任保证朝贡部落的和平,这是应当应分的。

有这一条基础在前,再来讨论杨杰的所作所为,可施展的空间自然就大了不少。

一时之间,朝堂上议论纷纷,随后,有大臣上前,道。

“陛下,既是如此,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找到杨镇抚使身在何处,问明情由,再行定夺。”

这是最中庸的办法,但是,其实也就是句废话。

于是,立刻便有大臣站出来反驳,道。

“话虽如此,但是,草原广阔,杨镇抚使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杳无音信,想要短时间内找到,恐怕并不容易。”

“然而,各部使者已然齐至宣府,联手对我大明讨要说法,他们总不可能一直等着大明找人,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该如何应付这些人。”

“不对不对,还是得先找人。”

“不然的话,人找不到,草原情况到底如何,便只能听各部的一面之词,必然会令我大明落入被动的局面当中,所以,还是要先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