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藏与守才是莫高窟壁画的真正价值(第1/4 页)

敦煌讲座书系 作家夕夕 185 字 2024-03-12 05:46:57

那位管家如实汇报,声音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看起来他虽然担任这个职务,但对这些文物和宝藏没有任何贪欲,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地步。

我反复翻阅那份记录,最早的一项记录发生在1910年。

我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但这位管家一问三不知。

他只知道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看守保护,做好记录,其他的一概不知,也不会多说半句话。

我有些失望,但是没有放弃,直接向领袖提问:“北国最伟大的鉴定学家是谁?能不能请他过来?我想跟他聊聊这幅壁画,请放心,既然它是你的国宝,我绝对不会蓄意破坏,只会像你们一样尊重它。”

领袖松了口气,在我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叶开,知道你来北国的目的就是要搜集一切敦煌文物,此前我没有带你到藏宝库,就是担心,我们会为了这些东西发生争执。既然你这么懂事,我就放心了。”

很快,北国最著名的鉴定学家拉姆教授来到了藏宝库,这是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年人,已经六十二岁。

这个藏宝库里所有的壁画和文物,都经过他的鉴定,每一项的记录上都有他的个人私章。

看到我,拉姆教授不屑一顾,因为我首先提出了质疑:“这幅壁画似乎不是来自于莫高窟的藏经洞?”

拉姆教授冷笑,举出了所有的特征,并且引经据典,阐述了敦煌壁画的所有共同之处。从题材到用料,从笔画到颜色,完全跟敦煌的壁画一模一样,如果不是来自莫高窟,又会来自哪里?

当时天下大乱,只有敦煌才有这种绝世的珍宝,并且历代皇帝在这幅壁画面前,都感受了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我同意他说的大部分话,可是我要的是来自莫高窟藏经洞的宝物,绝对不会把其他东西混进去。

我只是奇怪,敦煌怎么可能有这种尺寸的壁画,所有的洞窟里面没有这幅画的痕迹,敦煌文物图册里也没有记载过。

我走到角落里,打电话给周鲲,跟她商量。

她的第一反应跟我一样:“敦煌没有这么大尺寸的变化!我们熟知的所有割肉喂鹰图,也就是从前我们见到的,假如北国的专家说,这幅壁画来自敦煌,一定是其它洞窟,而不是莫高窟。”

这种解释有些牵强,但我能够感受到,站在这副壁画前,立刻感觉头顶压力巨大,就仿佛一瞬间进入画中,让人忍不住产生悲壮的情绪,愿意为了真理奉献一切。

我把这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