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居然还是亲戚(第1/4 页)

沈阳领先全国四十年 巫山哥 591 字 2024-02-24 04:41:07

,最快更新领先四十年 !

梅勇是不是有些太没品了?他这是发的哪门子神经?

没错,从头到尾,巫山都没把梅勇放在眼里,典型的纨绔子弟,另一个时空到了省委书记的位置上一样倒下。

梅小白也太不是玩意儿,为了给侄子建功,居然把两个地区合并到一起。

这样一来,樊城地区固有的轻工业基础本身都还不错,棉纺还比较发达。十堰的二汽,又能让樊城两翼齐飞。

那又如何?别说欧洛泰地区,就是平大的榆林地区,隐然都能把樊城斩于马下。

再说了,大家不管明争也好,暗斗也罢,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辖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得不说,倭国人全力投资樊城,不管他们有没有拿来真金白银,几乎是倾一国之力,来支持樊城的发展。

巫县有句俗话:驴子屙屎外面光,表面上看上去很光滑,驴子粪便一拨开就是一团糟。

这正如樊城地区如今的情况,梅勇为首的樊城官员们,一味追求gdp的数字,鼓吹高大上的工业。

不管在任何地区,工业和农业就像人的两腿。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古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分析。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构成是农业、手工业、商业。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对于学好古代中国经济史至关重要。

‘无农不稳”,一个‘稳‘字突出了农业在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视农业为国家的根本,十分重视农业。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达到巩固封建统治。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因此,体现在农业生产上,历代政府都重视引进或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改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编著农书。

这就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一直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无工不富”,一个“富”字点明了手工业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代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但它却有着古代农业所没有的璀璨与辉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素称发达,享誉世界。

不论是官营手工业还是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