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能看见了(第2/4 页)

这些日子陆陆续续有灾民抵达,但因为特别重视这件事。在燕弃的安排下,城门外大概五公里左右的空地上,一些无主之地,已经临时搭起了一些一模一样的木头屋子,那些原本在破烂城隍庙和乞丐们抢地盘的灾民都被转移到了这些简陋的小木屋里,后面来的难民,不等到城门,就被直接引导去了木屋里,先领食物,登记在册,然后让他们干活。

赈灾的粮食是朝堂和燕弃个人提供的,就是龙津买来的那一些。灾民吃了第一顿饱饭之后,可以休息两日,接着就被要求以工代赈,参与到建筑这些木屋里来,至于女眷和小孩,他们也必须付出力所能及的劳力,比如说编枕头,草鞋,竹篓。实在不行的,还可以给负责干体力活的难民洗衣服。

朝廷提供材料,让他们干活,每日都有基础的活要干,体力好,家里人多的,准许自己多领活干,可以兑换筹子。这是朝堂为灾民们临时制作,只在难民的小木屋中流通的筹子。之所以不发钱,是为了避免有心人钻空子,觉得朝廷提供吃住,还给钱,特地来和灾民混在一起。

燕弃道:“屋子都搭起来,难民已经陆续住进木屋了。前两日你出去的时候,我就安排人去看过了,阿津有心了。”

管理难民的事情本应该京兆尹由安排,但明知道有鬼,燕弃自然加派了自己的心腹。若是无人看管,难免有人胆大包天,但天子派了专人巡逻,谁敢煮那种米都没几滴的清汤寡水,直接斩首示众,株连三代。木屋、材料……这些都是用的拨款银两,米粮都是从天子的私库出的,底下人再贪,也得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命享受到贪昧的东西。

难民每日吃都是朝廷分发,保证米粥的浓度够,保证这群瘦弱的难民可以吃饱,分发食物的小官每日必须和难民吃一样的食物。龙津买的可基本都是新米,燕弃管束有限,也担心有人以次充好,用那种发霉的陈米换了他的新米。

他道:“这些人养了几日,状态好了不少,等到千人,就让他们迁去新郡。”

难民将来要住的新地,龙津已经替燕弃去看了一回了,是燕弃预料的一样,是块土地肥沃,就是人烟稀疏的地方。而目前难民居住的二十栋小木屋,全部都是大通铺,一个木屋挤五十个人,家庭可以挨在一起睡,但没有任何隐私可言。难民的日子必须卡在保持基础温饱的线上,而且住也不能太舒服,否则他们的日子要是过得比京城内里的百姓还好,让京都的百姓见了怎么想。

木屋外还立了告示,明明白白写着这些灾民是暂住,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