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1薇薇(第2/6 页)

长恨歌属于什么类型的诗 王安忆 27 字 2024-02-18 08:03:20

画在这大太阳天里,是有些暗淡,还有些灰心丧气的,就像那种剥落了油彩的旧油画,然而却流露出华丽的表情。薇薇将这些东西全披挂起来,然后去照镜子,镜子里的人不是人,是妖精。她一边做着许多她以为是坏女人的姿态,一边笑弯了腰。她想象不出母亲当年的样子,也想象不出母亲当年的那个时代。今天的景象再是索然无味,因为是她的时代,所以还是今天好。薇薇有时候故意将母亲的这些箱底弄坏一点两点,从皮领上扯下几撮毛,缎旗袍上勾出几根丝,等着母亲来骂她,好和王琦瑶顶嘴。可是,日落时分,母亲收东西时,却不是每次都发现,即使发现,反应也很淡漠。她将那破绽处迎着光线仔细看着,然后便叠好收起了,说:谁晓得还穿着穿不着。薇薇不觉也感到了黯然,甚至还有些可怜母亲,起了自责的心情。这心情不是出于同情和善解,倒是来自青春的狂妄,觉着世界都是自己的,何苦去欺那些走在末途的老年人。在他们眼中,只要年长十岁,便可称得上老人了。有时你听他们在说“老头子”“老太婆”的,其实那不过是三十多岁的人,四十多岁的人就更别提了。

但薇薇时常会忘记自己的优势,内心是有些自卑的。年轻总是这样,因为缺乏经验,便不会利用自己的好条件,而且特别容易受影响,不相信自己。所以,薇薇就变得不愿意和母亲一起出门。母亲在场,她止不住就流露出丧气的表情,使她平淡的面目更打了折扣。小些的时候,对母亲的倚赖还压制着挫败感,渐渐大了,所谓翅膀硬了,倚赖逐步消退,挫败感便日益上升,变得尖锐起来。一九七六年时,薇薇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她照例是不会对学习有什么兴趣的,政治上自然也没什么要求。她是那种典型的淮海路上的女孩,商店橱窗是她们的日常景观,睁眼就看见的。这些橱窗里是有着切肤可感的人生,倒不是“假大空”的。它是比柴米油盐再进一步的生活图画,在物质需求上添一点精神需求,可说是生活的美学。薇薇这些女孩子,都是受到生活美学陶冶的女孩子。上海这城市,你不会找到比淮海路的女孩更会打扮的人了。穿衣戴帽,其实就是生活美学的实践。倘若你看见过她们将一件朴素的蓝布罩衫穿出那样别致的情调,你真是要惊得说不出话来。

在那个严重匮乏生活情趣的年头里,她们只须小小一点材料,便可使之焕发出光彩。她们一点不比那些反潮流的英雄们差劲,并且她们还是说得少,做得多,身体力行,传播着实事求是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