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得加钱!(第1/4 页)

大美妞 中秋月明 350 字 2024-02-18 07:47:56

这个解决方案说穿了真是简单到要命。

英国人发明,欧洲人推广,美国人做到极致,但中国人来慢悠悠的把成本打到骨折。

跟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发明创造都一样。

中国人总是热衷于搞懂以后把成本搞成白菜价。

也许中国人太多了,总是本能的希望用薄利多销的形式赚规模化大钱。

这跟西方动不动就想垄断技术,用高价位每年轻轻松松做点活儿,然后享受人生的思路绝然不同。

中国人总是在勤奋的从头忙到尾。

看似有点劳碌命,却真的很要西方国家的命。

好比这个艺术社区的思路,欧美国家能够拿出各种一揽子解决方案。

毕竟这些现代艺术的潮流,都是他们玩儿剩的。

但是贵啊。

土豪是不差钱,也无比跪舔欧美发达国家,瞧不起中国,但是这个项目太大了!

一座五万人以上的场馆,知道光是设计图就要画多少么?

信不信欧美国家的设计事务所能把一座场馆的改造项目报出几个亿的天价来,还是美金!

因为这是艺术!

得加钱。

甚至体育场馆本身的造价都没有他们的艺术改造价格高。

大美社能分拆成一张设计图五百块的白菜价,而且欢天喜地的小伙伴们一天就能出一百张图,信不信?

煞有其事的欧美国家搞艺术的时候,效率是千万不能指望的。

人家拿了天价自然就要把戏份做足,断然没有草草了事的场面。

所以工期也遥遥无期。

而中国人嘛,第二拨刚刚办好签证的队伍已经扑过去了。

丽贝卡作为项目发言人,提着胆子在一大群白袍面前仔细讲述了整个特钢厂项目,从立项到完成投入运营的所有资讯。

马振宇他们能提供从荒废时期到国庆小长假盛况,再到日常状况的所有影像资料。

无论是细致到墙角破损的沧桑,还是航拍的整个区域景象,应有尽有。

这里必须得提一下马振宇他们的影像团队,从文创园区完成运营以后,他们已经组织拍摄了超过十支广告宣传片。

积累了大量素材,也连夜组织出来最好的一系列PPT展示。

光是其中一个加快镜头的从荒废到最后涅槃重生登场的展示,就足以让人领略到这个社区的变化,傻子都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