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真君子无夸夸之谈(第1/4 页)

大美妞 中秋月明 350 字 2024-02-18 07:47:56

这价位是什么概念?

市场上在流通的书法作品,撇开那些别有用心的领导墨宝,用著名书法家启功的作品来衡量最有说服力。

他过百万的也不过二十多件作品!

要知道启功先生一生有两千多件作品流入市场!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几千块都能求到他的墨宝,现在这种价位也是在他去世以后才一路走高的。

毕竟成了无法再生的艺术品资源嘛。

也就是说人家书法大家到了晚年都还没到万长生这种价!

准确的说万长生这也属于别有用心的墨宝了。

他自己一脸讪笑,勉强控制住点头哈腰的把作品捧给这位市里面高新企业的老总。

其他学生作品没有这样的特殊威力加成,三五百到三五千都有,过万的几乎为零。

更显着万长生鹤立鸡群般的特别。

最后的总额如果不算万长生这,也就八十多万。

实在是当不起市领导驾临的这个档次。

但其实在蜀美这边看来,已经非常满意和足够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青年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建立目的,就是在为美术学生的作品建立公开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一个比较廉价的艺术品市场。

甚至后者的目的还更大一些。

这才是让艺术走出高墙,走进普罗大众的重要意义。

艺术品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这本来就应该像《诗经》一样,是人们需要用来陶冶情操的生活必需。

四五百件作品买了八十多万,已经很可以了。

要知道这些作品当中绝大部分是没有升值可能的。

如果对比华南地区油画批量制作的那种价位,这绝对算是高价。

所以万长生也很满意。

不过看在随市领导出现的媒体眼里,这价位甚至都配不上他们来的档次。

于是在之后的新闻通稿里面,几乎清一色闭口不提这个拍卖总价,只说成交作品四五百件。

整个过程简洁有趣,市民相当踊跃又新奇的参与了拍卖活动。

然后浓墨重彩的都把篇幅放在万长生的作品身上。

国内媒体一直有这个习惯,树典型嘛。

可是传递出来的信息就是刚刚在平京出了风头的青年导演,回到江州就挟名声远扬赚得钵满盆满!

随手一件书法作品就能卖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