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1/5 页)

第77章

李白

【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岑勋、元丹丘和李白三人相聚嵩山,李白写出了满篇金句的豪迈之曲《将进酒》。】

【将进酒读qiāng进酒,是请饮酒的意思,它是汉乐府旧题,是劝酒诗,知道它是劝酒诗后就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正常来看第一句写黄河之由来,下句写黄河之去,黄河从天上来显然是夸张之语,是来自空间上的夸张。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两句感叹人生短暂,青丝成雪不过从早到晚的事情,是时间上进行的夸张。】

东晋。

一说到劝酒,陶渊明就懂了。

先时就听过李白以自己为题材所作的劝酒诗,水平很高。

虽这首诗只看了前几句,但感觉写得更好。

时光匆匆,人生苦短,当然得“实时一杯酒”了。

【那它为什么要突然说黄河说白发呢?】

【其实黄河两句脱胎于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水不会倒流,时光亦是如此,人生苦短啊!要干嘛呢,接着往下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该尽兴,尽兴做什么?当然是要喝酒啊!】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曹操看到这样爱饮酒的李白又皱了皱眉。

虽说他自己也爱酒,但是饮酒不仅误事,还浪费粮食。

尤其是子建也喝酒误事,想起这事情他心中总有点疙瘩,好不容易子建最近安分了不少,若是让他又学到这些,倒是又饮酒误事,大事当前,自己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咳。”

他轻咳一声,看向正认真盯着巨幕的曹植。

曹植却恍若未决,只是微微蹙眉看着巨幕。

其实他确实心中有些动摇。

打心底里来说,他还是很欣赏李白这份豪情的,并认为自己也应该保持那样的潇洒。

可他也真的担心李白会因为醉酒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幕中女子提到过的那事情带给曹植的影响真的很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现在没有得到重用有什么关系,生而为人,自己自然有自己的作用,钱用了也没有关系,还可以再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