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1/6 页)

第196章

杜牧

【在杜牧回长安的这一年,也就是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杜牧的两位好友因为政事上的原因分别被贬,他自己也被任东都分司,也就是要到洛阳去上班,这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仕途受挫的一个表现,其中有没有牛李党争的影响咱们并不清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考究一下。】

对于唐朝人来说确实是如此。

洛阳与长安那还是不能比的。

毕竟全天下最重要的人都在长安,他们去到洛阳,即便官职看着不低,那又如何呢?

终究算半个闲职罢了。

有这样想法的人确实是大多数,不过也有更加清醒的,这些人通常对于官职没有那么大的执念,他们到哪里都可以做事,在长安纵然前途更好,在洛阳,甚至地方也不是不可。

【但是从后面杜牧的经历来说,我觉得或许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这次的调迁对于杜牧来说并不算是坏事,因为他这一走躲过了宫中发生的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甘露之变。】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细数幕中女子提到过的政变,大大小小也不知道几次了。

此次想必是不会有安史之乱那般凶险,否则幕中女子不会此时才提及。

但是这依旧让李世民感到恼火,一次事变定是会有极大影响的,再联想那时晚唐,只能叹息。

【自从唐玄宗时期,高力士权势滔天,后来经历安史之乱,宦官在唐朝的地位开始上升,到了唐文宗时期这样的现象更是严重,但是不管是哪个皇帝都无法忍受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遭受挑战,唐文宗也是一样,所以他开始反抗,想要杀死当时的宦官头领仇士良。】

李世民挑眉,如此倒还是有胆子的。

思及此,他面色凝重起来,他在想什么?

他竟然会欣慰自己的子孙反抗宦官,是谁给了宦官权力的?

如此没用,他居然还欣慰。

【诶,这剧本怎么有点熟悉呢?这不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杜秋娘的那个故事吗?这里面或许有一些民间传说的融合和张冠李戴也不一定,然而唐文宗就像是故事中的杜秋一样同样是没能成功,他以观赏甘露为由,将仇士良引入禁卫军后院,反而被仇士良发现了他们的目的,双方激烈斗争。】

【结果自然是惨烈的,在这场事变中,许多大臣被诛杀连家人也没能幸免,牵连人数一千多人。】

李世民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