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第2/4 页)

隐弥漫的敌意,却始终是掩不住的,或者说,这些不会影响天下万民对天家威权敬畏之心的“小节”,天子压根没有要掩饰的打算。

从这个角度来说,朝堂大臣们心里都有杆秤,要说天子顾全大局,事事以国家社稷为重是真的,但是,要说天子真的是一个恪守礼法,首推德行的皇帝,恐怕要小小的打个问号。

陈循显然是看出了杜宁的想法,于是,进一步解释道。

“宗谧,莫要被朝廷上各种流言迷了眼,很多事情,要用心去判断,你仔细想想,在过往发生的诸多事情当中,被处置的那些人,哪个不是心术不正,囿于权谋,所做所谋之事,皆出于私利,而于朝廷无一丝益处之人?”

“相反的,朝廷之上,能持正心,为大局之人,即便和天子立场有别,甚至屡屡冒犯,陛下又可曾下过狠手?”

杜宁冷静下来,仔细的想了想着一年多以来发生的事情,发现,自己的确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老师的话。

天子登基的这一年多,发生了诸多大事,流放,斩杀,罢黜了很多人,但是,这些惩处有轻有重。

惩处重的,诸如罗通,倒卖军械,煽动扣阙,王骥,裹足不前,挟寇自重,张軏,为伏杀喜宁,不惜出卖边境布防……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天子在对待这些人的时候,铁面无情,无论是文臣武将,勋贵世家,还是有战功爵位,无论在朝势力多大,多少人说情,他老人家都丝毫不肯通融。

但是,诸如薛瑄,一力主张迎回太上皇,甚至不惜当朝自承其罪,天子也仅是让其归乡,再如彭时,商辂等人,在朝堂上弹劾京察,明摆着阻拦天子施政,天子也仅是贬斥出京,并没有下什么太重的手。

如果说,仅仅是看和天子是不是一边的,或者说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天子的心意的话,那么,显然这些人的下场,就不会是这样了。

看着杜宁若有所思的神色,陈循便知他已然想通了这些,于是继续道。

“宗谧,你能走到如今的地步,才学,能力,人脉资源皆已足够,但是,若要跨越这最后一步,尚需你自己能够勘透这一道朝堂上真正的道理。”

“说句僭越的话,吾等七卿,虽非宰辅,但却当有宰辅之心胸,到了如此地步,需以朝廷大局为重,一城一地一事一物之得失,固然要争,但若仍仅仅将此放在眼中,则落了下乘,属实德不配位。”

“能取而不取,需让则能让,方是真正的为政之道,能做到这一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