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第2/4 页)

朱仪稳稳的站在殿中,当着一众文武大臣的面,声音清朗,道。

“陛下,此前,府军前卫镇抚使杨杰,孙大勇奉圣命前往边境遴选府军前卫,为东宫备设幼军,如今,二人已经回京多时,所选府军前卫,也已在京营操练数月。”

“臣以为,理当尽快将其正式编入府军前卫,同时,自各勋贵府邸当中,选弓马娴熟之人,选入幼军,辅弼东宫,请陛下恩准。”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仪如今在朝中的职衔,是府军前卫指挥使,但是,他这个指挥使,却是虚衔,并不实领,真正管着府军前卫的,反而是并无此衔的京卫指挥同知杨杰。

与此同时,朱仪真正的差事,是东宫幼军营统领,说白了,他的府军前卫指挥使一职,是为了方便他兼管幼军,这中间的关系虽然有些别扭,但是也能理得顺。

幼军一事,最早就是朱仪所倡,那个时候,他甚至都还没有复爵,到现在为止,的确拖延的时间不短了。

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朱仪这么毫无征兆的再次提出此事,很难不让人联系到前几日宫中嫡子降生之事……

朝堂之上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不少人的目光,都悄悄的看向了上首的皇帝陛下。

这些日子以来,随着皇子降生,朝野上下一片欢欣(主要是因为有赏赐),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流言。

不少人都在担忧,天子如今有了嫡子,是否会动摇东宫国本的地位,尤其是在如此大赏宫内宫外,甚至是蠲免京畿税赋的情况下,这种担心,更是越来越重……

而现在,朱仪提出要为东宫遴选勋卫,不失为是一个试探天子想法的好机会。

众人目光汇聚,却见上首天子略微沉吟,脸色明显有几分不悦,但是,如朱仪所言,此事已有前旨,而且也确实拖了不短的时间了,若是没人提就罢了,既然提起来了,那么想要拖延下去,就不合适了。

犹豫了片刻,天子开口道。

“既是如此,成国公去办便是!”

“臣谢陛下!”

朱仪跪倒在地,拱手谢恩。

与此同时,殿中群臣也松了口气,既然天子没有在勋卫一事上阻拦,说明先前的大赏宫内宫外,大概率只是因为皇嫡子降生,天子太过高兴所致,并无更动东宫之意。

只要不涉及储位国本,那么,多些殊荣倒也无妨。

早朝结束,朱仪回到成国公府,却发现府门前,张輗已经等候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