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第2/4 页)

但是,他尽管知道皇帝有可能是在装病,却仍然没有忍住内心的躁动,为了能够尽快得到具体的状况,及时和孙太后商议对策,在这种敏感的时候,反而数次入宫。

而这种行为,落在外朝的大臣眼中,无疑会让他们感到越发的不安,正因于此,他们才会如此急迫的想要得知,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皇帝到底是不是还清醒着,是不是还掌握了宫中的局面。

如今,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成功见到了皇帝,按理来说,疑虑应该能够打消,可这种时候,皇帝偏偏提出,要让太上皇来监国,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并不可能,那么,皇帝为什么还要说呢?

答案自然是,要再次提醒这些大臣,在他卧病期间,朱祁镇这个太上皇到底有多么蠢蠢欲动。

在此基础之上,这些重臣的态度,自然也不可能有任何不同,肯定都是一致的反对朱祁镇这个太上皇来监国。

但是,这个时候,皇帝反而更加大度的选择让太子来监国听政,如此一来,便越发衬的朱祁镇行止无状,不知分寸。

可以说,这么一套招数下来,在朝臣的眼中,作为皇帝的朱祁钰,在对待南宫的态度上可算得上是屡屡纵容,一再忍让,反而是朱祁镇这个太上皇,颇有心怀不轨,意图复位的心思。

太子监国听政,一方面算是大臣们集体表态,彻底将朱祁镇排除出朝堂之外,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皇帝在处理天家关系时的宽纵和仁慈,这种状况之下,朱祁镇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老老实实的继续待在南宫当中,一步也不要再迈出去,否则的话,迎接他的,便会是汹涌无尽的朝堂舆论。

当然,朱祁镇也可以选择置之不理,毕竟君臣有别,朝堂上的舆论声浪再大,也不可能真的把他怎么样。

但是别忘了,在这整盘大棋的背后,还有一个棋手在时刻注视着他,朱祁镇现在之所以能够在南宫安稳度日,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是因为礼法舆论的支持。

一旦朝堂上的风向发生变化,那么,皇帝完全有可能,在群臣连篇累牍的‘劝谏’下,逐步加强对南宫的封锁,真的闹到那一步,朱祁镇才真的是无路可走。

“好阴险的手段!”

朱祁镇重重的拍在身旁的案上,引得手边的茶盏都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怒声道。

“恨没有早早看清楚其狼子野心,早知如此,便该早早让他到封地去!”

这番话恨意十足,吓得一旁侍奉的宫人都瑟瑟发抖,连忙将头低下去,半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