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心境变化!焕然一新的杨士奇!(第2/3 页)

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剑来 朕闻上古 277 字 2024-03-26 01:46:54

意太孙朱瞻基上位,反而支持老二那个混账东西?”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杨士奇,先前可一直是太子朱高炽的坚定拥趸,甚至在朝堂之上多次出言弹劾抨击汉王。

这怎么去了南洋一趟回来之后,就转变风向仰慕汉王了?

那个反骨逆子,真有这么大的魅力?

面对皇帝陛下的质问,杨士奇以头触地,问出了一个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敢问皇上巡幸北平之时,可曾注意到北直隶百姓的生活面貌?”

“嗯。”朱棣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老二这混账,是个治国的好手!”

朱棣此次前往北平,当然注意到了繁华喧闹的北平新都。

当时他还感到十分惊奇,毕竟他曾多次巡幸北平,每次北伐也都是从北平出兵,从未见过这样焕然一新的北平新都。

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商贾如云。

这些大明子民脸上都写满了笑容,每个人浑身上下都充斥着难以表述的朝气与动力。

这等表现,哪怕是金陵帝都的子民,都不曾具备。

毕竟金陵帝都里面,活得潇洒快活的只有达官显贵,底层老百姓还是过着节衣缩食的艰苦日子。

杨士奇点了点头,再次发问。

“那皇上可曾去看过那一座座简陋寒酸却充满欢声笑语的学堂?”

“学堂?”朱棣摇了摇头,下意识地发问。

“这学堂是乡学社学吗?还是说……”

“都不是!”杨士奇豁然抬头,眼中绽放出了明亮光芒,“这是汉王殿下自掏腰包创建的免费学堂,所有适龄孩子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学费全免不说,成绩优异的孩子还可以从学堂中得到补助……”

“呵!”朱棣嗤笑一声,“那混账东西不是多此一举吗?朝廷早就在乡野创办了乡学社学,他办这免费学堂有什么用?还不是为了收买人心……”

“陛下错了!”杨士奇罕见地当场驳斥朱棣,“陛下当真以为乡学社学有用吗?其实从洪武朝至今,天下乡野间的乡学社学大多都荒废了,哪怕是有艰难维持的,也拿不到朝廷下发的经费。”

“朝廷财政紧张,经费一再减少,再经过官员层层剥削,最后落到乡学社学手上的,甚至都不足够支付教员的俸禄薪资,他们同样也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去无偿给孩子启蒙呢?”

“当然,也有这样的先生,不过他们也不是无偿,而是向学子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