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大朝会!亏到吐血的文臣缙绅!(第2/3 页)

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剑来 朕闻上古 277 字 2024-03-26 01:46:54

都清楚,今日之大朝会,将决定大明这个帝国未来的走向!

执掌七部的七部尚书,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陈洽、礼部尚书王景、刑部尚书金纯、工部尚书宋礼、学部尚书解缙。

执掌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鲁穆、执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顾佐、执掌大理寺的大理寺卿贾谅……

一众朝堂公卿带着自己辖制衙门的大小官员,安安静静地站立在宫门之外,而杨荣、杨士奇等一众内阁学士亦是立于他们之前。

说起来,内阁经过改制之后,地位已经大大提高,足以与七部比肩。

原因很是简单,进入内阁之人,比如杨荣、杨士奇,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

光是靠着这个身份,就没有人敢轻视内阁中人。

再者因为考成法的原因,内阁有稽查各部寺监任务完成的情况,所以也就有了辖制各部寺监的权力。

虽然说这点小权力,压根就不能跟都察院掌控的大权相提并论,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再加上内阁身为皇帝顾问机构的特殊性,也从来没有人胆敢轻视。

光是这些七部三司的官员,都已经多达数百人。

再加上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府詹事、翰林大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寺卿这些权力稍次的重臣带领的官员,按次排列在宫门之外的官员已经超过了千人!

大小九卿率领的官员,已经囊括了整个大明朝廷的文官,除了他们之外,大明朝堂还有一股强横的势力————勋贵武官!

这些追随永乐皇帝起兵靖难征战天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骄兵悍将,此刻尽皆身着永乐皇帝御赐的鲜衣赐服,安安静静地依次序列好。

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英、鄞国公薛禄、成国公朱勇、魏国公徐钦……再加上现存的侯爷伯爷,硬生生加起来卒有二三十人之多,而且每一位都是气势滔天,霸气侧漏,令人不敢直视。

毕竟永乐朝获封爵位的武官勋贵,那可都是一个个的虎将骁将,真正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那种。

至于徐钦、朱勇这些洪武勋贵的二代,在辽东历练了几年之后,现在也渐渐成熟了起来,少了几分轻浮,多了几分稳重。

一名名位高权重的勋贵武官接连露面,令现场气氛顿时沉寂了下来。

要知道这些公侯勋贵,现在可大多都在军部任职,不是坐镇一地的镇守大将,就是执掌军部的司令高官,没有一个是简单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