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北地之景(第2/3 页)

法出行。

自从宋清晔上任后才开始富裕的北地百姓,靠的都是贸易往来,天气严寒后商队也行进困难,这贸易自然就不好开展了。

也因此,宋清姝的商队运输东西十分不便,进入10月中旬后,商队来北地的次数由一个月三四次变成了一个月一次。

好在前面的时间里宋清晔有隐患意识,他在官府里存储了大量的物资,也鼓励百姓们存储。

再加上北地如今的作物产量增长了不少,家家户户在保证日常的情况下,都有余粮,不再是从前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样子。

所以就算商队过来的次数减少些,对当地百姓的生活暂时还没有影响。

他们只是收入变少了,但至少还有食物在,不会发生饿肚子的情况。

正好忙碌了一年快要到过年的时候了,当地百姓索性减少了外出的时间,一家人都窝在家里,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此时此刻他们是真的感谢宋大人,如果不是这位宋大人的到来,他们现在还在为生计为填饱肚子发愁,又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吃饱穿暖。

如今他们面对这样的天气,也能说一句就算天气寒冷又怎么样,他们手里有钱有粮,完全不担心之后的生活。

当地百姓是不担心了,可作为一地父母官的宋清晔却隐隐有些预感。

心里实在是觉得不对劲,宋清晔想到了什么后,立刻修书一封给不远处驻扎的赵将军送去,请对方留意关外的动静。

北地作为边关,虽不是异姓王的封地所在,但也有戍边军队镇守,而宋清晔不远处就是赵将军的军队。

宋清晔之前只是县令,没有与赵将军接触的资格,后来他升职成了知州,掌一州之地的军事民事,这才与赵将军有所接触。

赵将军是驻扎在北地的戍边将士,他所在军队的粮草,便由宋清晔的官府所拨。

之前北地荒凉,官员都来的不情不愿,到了当地后也只想着赶紧调走,并没有做什么实事,所以官府给赵将军的粮草也少的可怜。

赵将军的任务是戍边,他军队里的将士们若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如何抵御外敌。

他也曾上书朝廷表明这边的情况,可北地离京城实在有些遥远,朝廷是可以拨粮过来,但耗费的财力物力巨大,浪费的时间也多。

而当地官府征收粮食后直接拨给军队是最方便的办法,所以皇帝也只能与北地官员说,让他们多拨些粮食。

这北地官员被赵将军越级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