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我负责帮你实现(第1/3 页)

“爸,新纺厂怎么样了?”

陈阳没有继续再纠结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新的新纺厂关系到新林纺织业的一系列产业布局,除了要带动产业链之外,还关系到陈阳以后的电商布局。

“汪元洲确实是一个人才,在徐家的那些设备和人才到了之后,他这几个月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上面。

带领着研发团队日夜攻坚,持续研发出了多项技术。

通过这些项技术,拿到耐克和阿迪达斯一些小订单,现在已经进入试生产了。”

陈阳对此也不意外,汪元洲学的就是这个专业,而且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当年大型国企的副厂长,靠的就是这方面的硬实力。

这么多年,他也没放弃这方面的研究。

现在有充足的资金、设备和人才支持,他自然干劲十足,创造力也被调动了起来。

“那新纺厂的股权问题解决了吗?”

陈阳其实很关心这个问题,如果将新纺厂再变成国企,到时候迟早又会变成臃肿的官僚体系。

这种事情,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陈国梁父子在的时候,可以避免这一点,但是他们都不会永远在新林。

到时候人走政息,什么制度都没用了。

陈阳一开始给新纺厂的定位就是百年企业,就算他们人走了,也要保证新纺厂一直能推动新林的经济发展。

陈国梁点头道,“这个早就理清了,idg的蒲智渊和罗城区政府各投资了一个亿,分别占股15%。

汪元洲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20%,剩下的50%的股份,由新纺厂全体员工持股。

他们之前拿到了卓诚的赔偿款,很多都拿出来投入到了新纺厂里面,这笔钱加起来也有将近一个亿。

只不过igd和罗城区只当作风险投资,不参与新纺厂的实际管理。

现在整个新纺厂都充满了活力,人人都干劲十足。”

陈阳闻言笑了起来,“这是走的华为模式吗?”

“不走这种模式,他们出的那些钱也没办法控股新纺厂。

变成这种全员持股分红的模式,除了能够避免国企的弊病,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他们都知道是为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在奋斗,很多都自发的加班。”

陈阳说道,“目前来说,这确实是最佳的持股方式。

但是我觉得后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