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抗毒素血清(第1/4 页)

医师12级待遇 草席 259 字 2024-02-18 07:57:42

《柳叶刀》上的两篇论文,在欧洲大陆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但是因为约翰的“狡猾”,并没有直接对血型遗传引起的惨案发表评论,把内容局限在了学术的领域之中,而且通篇都在使用模糊的字眼,所以虽然抨击者众,但是终究还没有达到乱战的地步。相反的是,不少人看了论文之后对约翰的理论大感兴趣,比如说研究血型的人,渐渐就多了起来……

至于说另外一篇论文的话,更是局限于医学领域极小的范围之中。毕竟约翰论文中那些在未来只能算是科普性质的文字,在这个时代可是真正的“科学前沿”,普通的医师们天天为了温饱而奔波,愿意关注的只是少数人,能看得懂的就更少了。

不过无论如何,至少数百人受到了影响,这对约翰来说已经足够了。

且不说《柳叶刀》后续三篇论文发表后会如何,约翰在大西洋彼岸的纽约城中,对此却已经不再关注了。或许未来的医学院和医院中都会建立起相关的实验室,继续遗传领域的研究,而且维生素理论也在亨氏综合医院中开始了研究,但是约翰对他们却没有太多的兴趣,至少最近十几二十年都不会有什么兴趣。现代医学是个非常庞大的体系,现在比它们更加重要的方向多得是,比如说刚刚开始萌芽的免疫学……

在亨氏综合医院的院长办公室里,约翰和埃尔利希相对而坐,静静的看着这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1888年的埃尔利希,实际上已经相当出色了。

对于后世的医师和科学家们来说,埃尔利希最著名的成就自然是侧链学说和化学疗法的创始人,但是在遇到约翰之前,埃尔利希其实在很多领域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比如说他发明了活体染色法,发现了嗜酸性粒细胞,鉴别了白血病和贫血等等。不然哪怕有约翰的鼎力支持,他也不可能折服那么多来自德国的研究者和化学家们,成为亨氏综合医院研究所的负责人。

不过对于约翰的免疫学理论,埃尔利希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哪怕在那份资料里面约翰写的极为浅显,基本上未来的医学生们张口就能来,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没有实验室的结果作为证据,仅仅是依靠一些凭空的“臆想”和“猜测”,想要说服基础扎实的埃尔利希可不是太容易,哪怕在最初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他表现的是那么的兴奋!

不过……

“不如,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沉默了许久之后,约翰突然微微一笑,开口道:“